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它处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ⅢA族.将其单质除出表面保护膜后,放入硝酸汞溶液反应一会儿取出,吸干表面溶液静置会观察到的现象是表面生出白色毛状物,该现象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4Al+3O2=2Al2O3,写出该反应产物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分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13号元素铝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取出洗净再放入硝酸汞溶液中,表面逐渐附着一层灰白色的固体,取出后用滤纸轻轻地将其表面吸干,然后将其置于干燥的滤纸上,片刻后即观察到,其表面生出白色毛状物,因为取出洗净再放入硝酸汞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g,因Hg性质不活泼,不能被氧化生成氧化物,则未反应的Al被氧化生成氧化铝,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13号元素铝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现象其表面生出白色毛状物,该现象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4Al+3O2=2Al2O3,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也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故答案为:铝;第三周期、第ⅢA族;表面生出白色毛状物;4Al+3O2=2Al2O3;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Al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金属片进入烧碱溶液的作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Hg性质不活泼,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  )
A.葡萄糖B.甘油C.多酞D.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开发清洁能源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CH3OCH3.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H1=-99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1)催化反应室中的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计算△H=-262.7kJ•mol-1.反应原料来自煤的气化.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H}_{2})•c(CO)}{c({H}_{2}O)}$,每生成1mol H2需要吸收131.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H2(g)+CO(g)△H=+131.3kJ•mol-1
(2)在该条件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0.6mol•L-1,c(H2)=1.4mol•L-1,8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8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mol•L-1•min-1
(3)在t℃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的甲醇,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CH3OHCH3OCH3H2O
c(mol•L-10.461.01.0
此时刻v>v(填“>”“<”或“=”),平衡时c(CH3OC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2mol•L-1
(4)在(1)小题中催化反应室的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CO的平衡转化率a(C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X代表温度(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理由是图中表明随着X增大,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如果X表示压强,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不符合条件;如果X表示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符合条件

(5)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同时进行三个反应,发现随着起始投料比$\frac{n({H}_{2})}{n(CO)}$的改变,二甲醚和甲醇的产率(产物中的碳原子占起始CO中碳原子的百分率)呈现如图2的变化趋势.试解释二甲醚产率和甲醇产率变化的原因:当投料比小于1时,随着c(H2)增大,反应①的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增大,因此二甲醚和甲醇的产率增大;当投料比大于1时,随着c(H2)增大,反应③被抑制,c(H2O)增大,最终抑制反应②,因此甲醇的产率继续增大而二甲醚的产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常温下pH=2的醋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CH3COOH)=0.01 mol•L-1
B.c(H+)=c(CH3COO-
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pH=4
D.加入CH3COONa固体,可抑制CH3COOH的电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碘酒、空气都是混合物
B.Na2O和NH3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故均为电解质
C.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
D.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用H++OH-═H2O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
T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其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
Z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612C.X的另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614C.
(2)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O3
(3)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NaCl(写化学式).
(4)画出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由X元素组成的单质在Y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CO2或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用银镜反应区别的是(  )
A.丙酸和乙酸甲酯B.蔗糖和麦芽糖C.麦芽糖和纤维素D.苯甲酸和苯甲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填空:
①NaCl晶体 ②盐酸 ③HCl ④熔融KCl ⑤蔗糖 ⑥铜 ⑦CO2 ⑧稀硫酸 ⑨KOH溶液;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⑦,能导电的是②④⑥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且甲的压强大
C.
图表示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D.
图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 mol•L-1•min-1,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