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93g Na2O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67.2L CO2

B.

33g CO2

C.

80g SO3

D.

98g H2SO4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n(Na2O)==1.5mol,根据N(O)=n(O)NA知,要使O原子个数相等,只要O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根据O原子守恒得n(O)=n(Na2O)=1.5mol,只要给予的选项中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即可.

解答:

解:n(Na2O)==1.5mol,根据N(O)=n(O)NA知,要使O原子个数相等,只要O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根据O原子守恒得n(O)=n(Na2O)=1.5mol,只要给予的选项中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即可,

A.温度和压强未知,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二氧化碳中n(O),故A错误;

B.n(O)=2n(CO2)=2×=1.5mol,故B正确;

C.n(O)=3n(SO3)=3×=3mol,故C错误;

D.n(O)=4n(H2SO4)=4×=4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有关计算,灵活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公式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A,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中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下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

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

BaSO4不溶于水,但BaSO4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药品置于空气中很容易变质(括号内的物质是变质后的物质),其中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A.

Ca(OH)2

B.

Fe(OH)3

C.

KI

D.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

 

A.

Na2CO3+2HCl→2NaCl+CO2↑+H2O

 

B.

NaHCO3+HCl→NaCl+CO2↑+H2O

 

C.

K2CO3+H2SO4→K2SO4+CO2↑+H2O

 

D.

K2CO3+2HNO3→2KN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请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检验胶体的性质,首先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向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怎样检验你是否制得了胶体?(写出具体操作)  

(2)仔细分析如图中的实验: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A

B

C

产生白色沉定,溶液仍为蓝色

产生蓝色沉定,溶液变为无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为无色

写出A、B、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燃烧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

淀粉类物质

B.

C.

脂肪类物质

D.

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能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

 

B.

氢能、核能都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C.

氢能是可再生能源

 

D.

化石能源是非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柯达尔”是一种高聚物,其结构式为: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以石油产品(对二甲苯)为原料,合成“柯达尔”的方案如下:

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反应的类型:A→B:  ,A→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E→F:  ;D+F→柯达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