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氧化性Cl2>Fe3+>I2 | B. | 还原性 Fe2+>Cl->I- | ||
C. | 氧化性Fe3+>Cl2>I2 | D. | 还原性 Fe2+>I->Cl- |
分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据此分析.
解答 解:根据2FeCl2+Cl2═2FeCl3可知,氧化剂Cl2、氧化产物为FeCl3、还原剂FeCl2、还原产物为2FeCl3,所以氧化性:Cl2>FeCl3,还原性为:FeCl2>FeCl3,根据2FeCl3+2KI═2FeCl2+2KCl+I2可知,氧化剂为FeCl3、还原剂为KI、还原产物为FeCl2、氧化产物为I2,所以氧化性:FeCl3>I2,还原性为:KI>FeCl2.故氧化性顺序为:Cl2>FeCl3>I2,即Cl2>Fe3+>I2,还原性顺序为:KI>FeCl2>FeCl3,即I->Fe2+>Cl-,故选A.
点评 本题考察了根据方程式来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合价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③④ | C. | ②③ | D. | 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中发生的现象为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 |
B. | Ⅱ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C. | 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
D. | 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试管甲中试剂 | 试管乙中 试剂 | 有机层的 厚度/cm |
A | 2mL乙醇、1mL乙酸、 1mL18mol•L-1 浓硫酸 | 饱和Na2CO3 溶液 | 3.0 |
B | 2mL乙醇、1mL乙酸 | 0.1 | |
C | 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 H2SO4 | 0.6 | |
D |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 0.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氯化铜溶液中 |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 |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Q一定是氧化剂 | |
B. | 当有1 mol O2生成时转移电子2 mol | |
C. | Na2O2只作氧化剂 | |
D. | Na2O2只作还原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 | |
B. | 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 |
C. | 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 | |
D. | 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 g | B. | $\frac{1}{M}$ g | C. | $\frac{M}{6.02×1{0}^{23}}$ g | D. | $\frac{6.02×1{0}^{23}}{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