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25%.
(2)若反应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6.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0.3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20%.

分析 (1)根据M的转化率为60%计算出M的浓度变化量,利用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求出N的浓度变化量,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
(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的转化率增大;
(3)由于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与(1)相同,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计算.
(4)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依据转化率的概念计算得到.

解答 解:(1)△c(M)=60%×1mol•L-1=0.6mol•L-1,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c(N)=△c(M)=0.6mol•L-1,故此时N的转化率$\frac{0.6mol/L}{2.4mol/L}$×100%=25%,
故答案为:25%;
(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的转化率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3)
△c(M)=60%×1mol•L-1=0.6mol•L-1,则:
           M(g)+N(g)?P(g)+Q(g);
初始(mol/L):1    2.4     0     0
转化(mol/L):0.6   0.6    0.6   0.6
平衡(mol/L):0.4    1.8    0.6   0.6
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frac{0.6×0.6}{0.4×1.8}$=0.5,
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则:
           M(g)+N(g)?P(g)+Q(g);
初始(mol/L):4    a     0       0
转化(mol/L):2    2     2      2
平衡(mol/L):2    a-2    2     2
所以$\frac{2×2}{2×(a-2)}$=0.5,解得a=6,
故答案为:6;
(4)设M的转化率为x,依据化学三段式列式计算
                          M(g)+N(g)?P(g)+Q(g)
起始量(mol/L)  1           0.3         0           0
变化量(mol/L)  x           x            x           x
平衡量(mol/L) 1-x    0.3-x           x           x
则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c(M)=(1-x)mol/L   c(N)=(0.3-x)mol/L
c(P)=x mol/L c(Q)=x mol/L
K=$\frac{c(P)•c(Q)}{c(M)•c(N)}$
=$\frac{xmol/L•xmol/L}{(1-x)mol/L•(0.3-x)mol/L}$=0.5;
x=0.20;
故答案为:20%.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用途,判断反应进行程度、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计算转化率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1)含0.6mol Al2(SO43的溶液中,Al3+的个数为1.2NA,在标准状况下的11.2L氮气,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NA,某金属氯化物MCl281g,含有1.2mol 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135g.mol-1
(2)4mol的NH3和6mol的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相同质量的CO2和CO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1,所含氧原子数相同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标准状况下体积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4HCO3、⑤C2H5OH、⑥Al、⑦食盐水、⑧CH3COOH.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②③④(填序号),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②④⑥(填序号)
(2)上述②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CO3-+H2O=H2C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N(填M或者N)处,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X极(填X或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向无色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有SO42-
B.向无色溶液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结论:溶液中有CO32-
C.向无色试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Cl--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氨气生成,结论:溶液中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指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1L 0.2mol/L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SO42-的离子数为0.2NA
C.1L 1 mol/L 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A
D.0.1 mol/L 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工厂的废金属屑的主要成分为铝、铁和铜,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后,设计了如图1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金属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CuSO4•5H2O).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2)步骤Ⅰ、Ⅱ、Ⅲ进行的实验操作中均需用到的玻璃仪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图2所示装置及试剂制取CO2并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原因是由装置a制取的CO2中含HCl气体,通入溶液A中会溶解Al(OH)3
(4)从溶液E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用固体F制备CuSO4溶液,可设计如图3三种途径:写出途径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用途径 ①制备CuSO4溶液时,混酸中硫酸和硝酸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运用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符合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是(  )
A.推广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B.氮、磷的植物的营养元素,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代替传统的煤炭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MnO4,氧化产物是Cl2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2Mn2++5Cl2↑+8H2O
(3)请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