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可以使溴水褪色,发生了取代反应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氧化反应
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发生了取代反应

分析 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
B.苯可以使溴水褪色,发生萃取;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CHO转化为-OH;
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苯中H被硝基取代.

解答 解: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不选;
B.苯可以使溴水褪色,发生萃取,为物理变化,故B不选;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CHO转化为-OH,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苯中H被硝基取代,为取代反应,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F、G、Q、M、R、N、T分别代表某种化学元素.请依据这9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K(填元素符号),写出表中所给元素中氧化物其氧化物具有两性的与同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显碱性化合物之间的离子反应:Al2O3+2OH-=2AlO2-+H2O.
(2)元素的非金属性:M<R(填“>”或“<”).
(3)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
(4)F、G两元素形成的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电子式为,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
(5)表中某些元素的原子可形成与Ar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这些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K+(填离子符号).
(6)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7)A与D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可能是(填序号)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D.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有机物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3)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图2的装罝制备乙酸乙酯.
①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防倒吸.
②试管Ⅱ中加入的试剂是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③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行了以下4 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其中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试管I中试剂试管Ⅱ中有机层的厚度/cm
A3mL乙醇、2mL乙酸、2mL 18mol•L-1浓硫酸3.0
B3mL乙醇、2mL乙酸0.1
C3mL 乙醇、2mL 乙酸 2mL3mol•L-1H2SO40.6
D3mL乙醇、2mL乙酸、盐酸0.6
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则进行实验D时应加入2 mL6mol•L-1的盐酸.分析实验A和实验C的数据,可以推断出浓H2SO4的吸水(填“催化”或“吸水”)作用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4)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E,E的相对分子质里为74,其分子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9%、13.5%,其余为氧.求E的化学式C原子个数=$\frac{74×64.9%}{12}$≈4、H原子个数=$\frac{74×13.5%}{1}$≈10,则O原子个数=$\frac{74-12×4-1×10}{16}$=1,则C、H、O原子个数之比=4:10:1,则E的化学式为C4H10O(需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关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NH3•H2O和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的pH相同
B.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C.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都显中性
D.等体积的两溶液与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硫酸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石灰乳中缓缓通入氯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开始产生Ca(ClO32.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右图(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1)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2)另取一份含0.5mol Ca(OH)2的石灰乳,缓缓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0.7mol,则参加反应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环保、安全的铝-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Cl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
D.用该电池作电源电解KI溶液制取1 mol KIO3,消耗铝电极的质量为5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
A.每生成0.3molH2,被还原的水分子数目为0.6NA
B.当有2.7gAl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C.每生成6.72L的H2,溶液中AlO2-的数目就增加0.2NA
D.溶液中每增加0.1mol的AlO2-,Na+的数目就增加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里Na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
B.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C.钠放置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为白色Na2O2
D.钠投入稀CuSO4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