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
(1)A的结构简式为
(2)A的名称为2,3-二甲基-2-丁烯
(3)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是(填“是”或者“否”);
(4)A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否(填“是”或者“否”).

分析 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且属于烯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根据烯烃的通式CnH2n,可以得出n=6,即为己烯,分子内所有氢原子都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所有的氢原子是完全对称等效的,即结构简式为:,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确定属于烯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根据烯烃的通式CnH2n,可以得出n=6,即为己烯,分子内所有氢原子都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所有的氢原子是完全对称等效的,即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由结构简式可知名称为2,3-二甲基-2-丁烯,故答案为:2,3-二甲基-2-丁烯;
(3)根据乙烯中所有的原子均是共面的,中的非双键碳原子可以等效为乙烯中的四个氢原子,所以所有的碳原子均是共面的,故答案为:是;
(4)由于连接双键的碳原子连接相同的原子团,不具有顺反异构,故答案为:否.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方法以及分子共面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C(s)+O2(g)=CO2(g),△H1; C(s)+1/2O2(g)=CO(g),△H2; 则△H1>△H2
C.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 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胶体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Al(OH)3胶体和AlCl3溶液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C.Fe(OH)3胶体能透过滤纸
D.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于有机物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B.该物质可使溴水褪色
C.该物质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该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1 mol该有机物能2mo1的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电解水B.实验室制取氢气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红磷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于制氢气原理CH4(g)+H2O(g)═CO(g)+3H2(g)△H=+206.4kJ•mol-1,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降低压强B.增大水蒸气浓度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液态的植物油经过氢化可以生成氢化油,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现要配制0.01mol/L的KMnO4溶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但砝码和药品放颠倒了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原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氨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化工生产之一.
Ⅰ.工业上合氨用的H2有多种制取的方法:
①用焦炭跟水反应:C(s)+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g)+H2(g);
②用天然气中水蒸气反应:CH4(g)+H2O(g)$\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CO(g)+3H2(g)
  已知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且方法②的反应只能在高温下发生,则方法②中反应的△H=(a+3b-c)KJ/mol.

Ⅱ.在3个1L的密闭容器中,同温度下、使用相同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
3H2(g)+N2(g)$?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按不同方式设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为: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3molH2、2molN26molH2、4molN22molNH3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T58
平衡时N2的浓度(mol•L-1C13 
N2的体积分数ω1ω2ω3
混合气体密度(g•L-1 ρ1 ρ2 
(1)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t>5min(填“>”、“<”或“=”).
(3)乙中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0.2mol/(L.min),(注明单位).
(4)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
a.2c1=3mol/L  b.ω12  c.2ρ12
(5)该温度下,容器乙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81}$(用分数表示)(mol/L)-2
Ⅲ.(1)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1所示.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8H++6e-=2NH4+,A是氯化铵.
(2)用氨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s)+H2O(g).工业生产时,原料气带有水蒸气.图2表示CO2的转化率与氨碳比$\frac{n(N{H}_{3})}{n(C{O}_{2})}$、水碳比$\frac{n({H}_{2}O)}{n(C{O}_{2})}$的变化关系.
①曲线Ⅰ、Ⅱ、Ⅲ对应的水碳比最大是Ⅲ.
②测得B点氨的转化率为40%,则x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