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的反应 | ②中的现象 | 结论 | |
A. | MnO2与浓盐酸加热 | KI淀粉溶液很快变蓝 | Cl2有氧化性 |
B. | 加热浓氨水 | AgCl悬浊液变澄清 | 结合Ag+能力:NH3>Cl- |
C. | NaHCO3与盐酸 | 硅酸钠溶液变浑浊 | 酸性:碳酸>硅酸 |
D. | 蔗糖与浓硫酸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有还原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
B.氨水与AgCl反应生成银氨络离子,悬浊液变澄清;
C.盐酸易挥发,进入②中的气体可能为盐酸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浓硫酸使蔗糖碳化,碳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解答 解: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碘与到淀粉变蓝,故A正确;
B.悬浊液变澄清,原因是氨水与AgCl反应生成银氨络离子,可说明结合Ag+能力:NH3>Cl-,故B正确;
C.盐酸易挥发,进入②中的气体可能为盐酸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没有除去氯化氢,不能证明酸性强弱,故C错误;
D.浓硫酸使蔗糖碳化,碳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气体的制备、性质的检验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 | |
B. |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 | |
C. | 乙烯与氯气 | |
D. | 乙炔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氯乙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 B. | 未冷却直接转移溶液 | ||
C. | 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 D. | 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子层数 | B. | 质子数 | C. | 电子数 | D. | 次外层电子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A)=0.02 mol/(L•s) | B. | v(B)=0.03 mol/(L•s) | ||
C. | v(B)=0.90 mol/(L•min) | D. | v(C)=0.60 mol/(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