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已知:NH4HCO3$\frac{\underline{\;\;△\;\;}}{\;}$CO2↑+NH3↑+H2O.
(1)简述BaCl2溶液可否改为Ba(OH)2溶液及理由:可以,因为改用的Ba(OH)2引入的OH-在加入盐酸后可除去;
(2)简述操作②后SO${\;}_{4}^{2-}$已除尽的方法取上层清液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42-已除尽,反之则有;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操作的目的:加Na2CO3溶液:Ba2++CO32-=BaCO3↓;加盐酸:CO32-+2H+=H2O+CO2↑.
(4)若过滤与加盐酸的顺序颠倒,导致的后果是引进的Ba2+无法去除.

分析 (1)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人新的杂质;操作②是沉淀硫酸根离子的作用,也可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引入的OH-在加入盐酸后可除去;
(2)钡离子能够与硫酸根离子产生硫酸钡沉淀,据此解答;
(3)加Na2CO3溶液可和过量的钡离子形成沉淀,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若过滤与加盐酸的顺序颠倒,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钡盐,引进的Ba2+无法去除.

解答 解:(1)操作②是完全沉淀硫酸根离子,原则是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或最后易于除去,除了用BaCl2溶液外,也可以用Ba(OH)2溶液,因为改用的Ba(OH)2引入的OH-在加入盐酸后可除去,
故答案为:可以,因为改用的Ba(OH)2引入的OH-在加入盐酸后可除去;
(2)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如果硫酸根离子为完全除去,则仍然含有硫酸根离子,能够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可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不出现浑浊就说明硫酸根离子已经除尽;
故答案为:取上层清液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42-已除尽,反之则有;
(3)操作③是加入碳酸钠溶液,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钡离子,避免引入钡离子杂质,所以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加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CO32-+2H+=H2O+CO2↑,
故答案为:Ba2++CO32-=BaCO3↓;CO32-+2H+=H2O+CO2↑;
(4)若过滤与加盐酸的顺序颠倒,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生成可溶性的钡盐,引进的Ba2+无法去除,
故答案为:引进的Ba2+无法去除.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化钠的分离与提纯,是高考频考点,明确杂质离子的性质和除杂的原则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试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相同物质的量的Fe、Mg、Al、Na各0.1mol投入到含HCl 0.01mol的稀盐酸中,置换出H2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Al>Mg=Fe>NaB.Al=Mg=Fe=NaC.Na>Al>Mg>FeD.Al=Mg=Fe<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c(HCO${\;}_{3}^{-}$)=0.1 mol•L-1的溶液中:NH${\;}_{4}^{+}$、Al3+、Cl-、NO${\;}_{3}^{-}$
B.有大量NO${\;}_{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_{4}^{+}$、Ba2+、Fe3+、Cl-
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H3COO-、I-
D.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ClO-、S2-、Na+、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
A.
装置用于检验溴丙烷消去产物
B.
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
C.
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
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CO还原Fe2O3,并在实验结束后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分析黑色粉末X的组成,并进行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
②Fe3O4+8H+═2Fe3++Fe2++4H2O
③Fe+4HNO3(稀)═Fe(NO33+NO↑+2H2O
④3Fe3O4+28HNO3(稀)═9Fe(NO33+NO↑+14H2O
【实验探究】Ⅰ.定性检验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1中,注入浓盐酸,微热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气泡产生
向试管1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出现血红色
另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2中,注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未溶解
(1)实验③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2)上述实验说明黑色粉末X中含有Fe和Fe3O4
Ⅱ.定量测定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1)操作Z的名称是过滤.
(2)通过以上数据,得出13.12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Fe 0.11mol Fe3O4 0.03mol.
(3)若溶液Y的体积仍为200mL,则溶液Y中c(Fe3+)=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工业废水中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1
阳离子K+、Cu2+、Fe3+、Al3+、Fe2+
阴离子Cl-、CO32-、NO3-、SO42-、SiO32-
甲同学与探究该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Ⅱ.取少量原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另取原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K+、Fe3+(写离子符号).
(2)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3Fe2++NO3-+4H+=3Fe3++NO↑+2H2O.
(3)将Ⅲ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Fe2+、Mg2+,阴离子是Cl-、NO3-、SO42-(写离子符号).
(5)另取5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0.6g.(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BaSO4(s)+4C(s)$\stackrel{高温}{→}$4CO(g)+BaS(s).工业上以重晶石矿(主要成分BaSO4,杂质为Fe2O3、SiO2)为原料,通过下列流程生产氯化钡晶体(BaCl2•n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不溶物A的化学式是SiO2;若在实验室进行焙烧时,所产生的气体的处理方法是c.
a.用NaOH溶液吸收     b.用浓硫酸吸收      c.点燃
(2)用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可以用g/L表示,现用38%的浓盐酸配制含溶质109.5g/L的稀盐酸500mL,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还有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沉淀反应中所加的试剂R可以是下列试剂中的b.
a.NaOH溶液    b.BaO固体   c.氨水     d.生石灰
证明沉淀已经完全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沉淀完全.
(4)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产品氯化钡晶体(BaCl2•nH2O)中的n值,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量样品 ②加热 ③置于干燥器(填仪器名称)中冷却 ④称量 ⑤恒重操作.
恒重操作是指再进行加热、冷却、称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
第③步物品之所以放在该仪器中进行实验的原因是防止冷却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实验误差.
(5)将重晶石矿与碳以及氯化钙共同焙烧,可以直接得到氯化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BaSO4+4C+CaCl2$\stackrel{高温}{→}$4CO+CaS+BaCl2.请你完善下列从焙烧后的固体中分离得到氯化钡晶体的实验流程的设计(已知硫化钙不溶于水,易溶于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0.1mol某烃完全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碳11.2L(标准状况下),此烃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加成,最多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该烃的2倍,此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CH2=CH-CH3B.CH2=CH-CH2-CH3
C.CH3=CH-CH2-CH=CH2D.CH2=CH-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