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HCl、H2SO4、SnCl2、SnCl4、FeSO4、Fe2(SO4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n,氧化剂是Fe2(SO43
(2)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SnCl2→SnCl4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FeSO4可用于制墨水、颜料、补血剂等,它易被氧化.FeSO4遇H2SO4、浓HNO3时反应的产物是N2O3、H2O、Fe2(SO43,则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分析 (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Fe2(SO43不存在,被还原了;进一步推理得知Fe2(SO43作反应物且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FeSO4(生成物之一).“有还原必有氧化”,那么只能是SnCl2被氧化成SnCl4.据此可给出反应的总方程式:Fe2(SO43+SnCl2+2HCl=2FeSO4+SnCl4+H2SO4
(2)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
(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根据电子从还原剂偏移至氧化剂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HNO3为反应物,具有强氧化性,则N2O3为生成物,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氧化剂,则反应中FeSO4应为还原剂,被氧化生成Fe2(SO43,该反应为2HNO3+2H2SO4+4FeSO4=2Fe2(SO43+N2O3↑+3H2O,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Fe2(SO43不存在,被还原了;可知Fe2(SO43作反应物且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FeSO4.“有还原必有氧化”,那么只能是SnCl2被氧化成SnCl4,则n元素被氧化,据此可给出反应的总方程式:Fe2(SO43+SnCl2+2HCl=2FeSO4+SnCl4+H2SO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中Fe2(SO43作氧化剂,
故答案为:Sn;Fe2(SO43
(2)在该反应中,S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SnCl2→SnCl4
故答案为:SnCl2;SnCl4
(3)反应中SnCl2被氧化成SnCl4,化合价升高2价,故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电子从还原剂移向氧化剂,
故答案为:
(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反应中HNO3为反应物,具有强氧化性,则N2O3为生成物,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氧化剂,则反应中FeSO4应为还原剂,被氧化生成Fe2(SO43,该反应为2HNO3+2H2SO4+4FeSO4=2Fe2(SO43+N2O3↑+3H2O,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2:1.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涉及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以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题目比较综合,但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从元素的化合价角度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以此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计算:
①100mL0.2mol•L-1Ba(OH)2溶液中,c(Ba2+)=0.2mol•L-1
②200mL0.5mol•L-1Al2(SO43 溶液中,c(Al3+)=1mol•L-1,c(SO42-)=1.5mol•L-1
③在Fe2(SO43溶液中,已知c(Fe3+)=0.6mol•L-1,则c(SO42-)=0.9mol•L-1.其中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比值为2:3.500mL溶液中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重要有机物M和N常用于交联剂、涂料、杀虫剂等,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i  
ii  
iii  N的结构简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醛基,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2)Z的名称为苯甲醛.
(3)1molM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4molH2
(4)由B生成C的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H)2+NaOH$\stackrel{△}{→}$+Cu2O↓+3H2O.
(5)由Y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3HCHO$\stackrel{OH-}{→}$
(6)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值,且峰值比为2:2:2:1:1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把两种固体混合加入水中,可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两种固体可能是(  )
A.NaHCO3和Na2O2B.铝粉和NaOHC.Na2SO3和SO3D.Na2CO3和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Na2FeO2+NaNO2+H2O═Na2Fe2O4+NH3↑+NaOH (未配平);
③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碱性条件下,NaNO2的氧化性比Na2FeO2、Na2Fe2O4都强
B.反应 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 ②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是5
D.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16.8g 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提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 ③萃取;
写出过程②中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Cl2=2Cl-+I2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AB
A.四氯化碳       B.汽油       C.酒精       D.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FeCl3溶液水解的错误说法是(  )
A.FeC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并能起净水作用,使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
B.浓度为5mol•L-1和0.5mol•L-1的两种FeCl3溶液,其它条件相同时,Fe3+离子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低
C.加热FeCl3溶液并蒸干,再灼烧,此时得到的固体是无水氯化铁
D.为了抑制Fe3+的水解,更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A、B、C、D、四种元素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A
BCD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
(2)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F(写化学式),原因是HF与HCl均形成分子晶体,HF的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而D的氢化物HCl不能形成氢键;
(3)写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四氯化锡(SnCl4)常用于印染和电镀工业.
【实验Ⅰ】:金属Sn的制备
(1)以锡石SnO2为原料,用足量的焦炭作还原剂,在高温下可制得粗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O2+2C$\frac{\underline{\;高温\;}}{\;}$Sn+2CO.
(2)粗锡经电解精炼可得纯锡,精炼时粗锡连接电源的正(填正、负极).
【实验Ⅱ】:SnCl4的制备
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用熔融的金属锡11.9克与干燥纯净的氯气制取无水SnCl4,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已知:①Sn的熔点:231℃
②SnCl4熔点-33℃,沸点114.1℃,遇潮湿空气极易水解
(3)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2H2O+Cl2↑.
(4)装置B中应加入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5)反应开始生成SnCl4后,可以先熄灭D处的酒精灯,理由是依靠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Sn的熔化.
(6)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设计有两处明显缺陷,其中一处应在F装置后再连接X、Z(填符号)装置(如图2),选择的理由是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可以用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7)实验装置改进后若在F中收集到20.9克SnCl4,则锡的利用率约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