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立即用水浇灭
B.若不慎将浓碱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适量的稀硼酸溶液
C.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下缓慢加入浓硫酸

分析 A.酒精易溶于水;
B.浓碱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可降低浓度,涂上适量的稀硼酸溶液,起到中和作用;
C.应先通入氢气;
D.不能在量筒中稀释.

解答 解:A.酒精易溶于水,加入水不能扑灭,应用湿抹布盖灭,故A错误;
B.浓碱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可降低浓度,涂上适量的稀硼酸溶液,起到中和作用,操作符合要求,故B正确;
C.为避免不纯的氢气加热爆炸,应先通入氢气,将装置内的氢气排出,故C错误;
D.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涉及仪器的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等问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安全性、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B.过量铁与Cl2反应时生成FeCl2
C.1molCl2与热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l时,需NaOH 2mol
D.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水具有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1)浓硫酸与木炭粉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2)试用图中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种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图中装置的编号):④→②→①→③.
编号
装置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A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气体,
B瓶溶液的作用是将SO2全部氧化吸收,
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4)装置②中所加的白色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可验证的产物是水蒸气
(5)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CO2
(6)在各装置所盛的试剂不变的条件下,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④→①→②→③,则可以检出的产物是SO2和CO2 (填化学式,下同),不能检出的产物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①写出Na2SO4的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
②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③OH-+H+═H2O改写为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2H2O+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空白处内容.
(1)取23g钠、24g镁、27g铝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1:2:3.
(2)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BC(选填下列字母).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3)一定量的苏打和小苏打固体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况下均为33.6L,则二者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需要二者的固体质量之比为53: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向含NaOH、Ba(OH)2、NaAlO2各1mol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2的量图象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42-、HCO3-能大量共存
B.c、d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沉淀的质量相等
C.d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CO3-)>c(OH-)>c(H+
D.d点与e点对比,e点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天宫二号空间实脸室己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耐辐照石英玻璃是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石英玻璃的成分是SiO2(填化学式),该物质的类别属于酸性氧化物(填“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实验室中不能用玻瑞塞试剂瓶盛成KOH溶液,原因是SiO2+2OH-=SiO3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联氮(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其电子式为
(3)太阳能电池帆板是“天宫二号”空间运行的动力湃泉.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天宫二号”的运行寿命和可靠性.天宫二号使用的光认太阳能电池,该电池的核心材料是Si,其能量转化方式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通入CO2后,再继续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B.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溶质成分为NaOH和Na2CO3
C.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中含有2.5mol NaHCO3
D.原溶液通入CO2标准状况下为11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碱式碳酸镁可用于牙膏、医药化妆品等工业,化学式为4MgCO3•Mg(OH)2•5H2O,某碱式碳酸镁中含有SiO2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I
如图1,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通过测定CO2的质量计算纯度

(1)乙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4MgCO3•Mg(OH)2•5H2O+5H2SO4=5MgSO4+11H2O+4CO2↑.
(2)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a→d→e→b→c→b→c,丁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
(3)关闭止水夹K,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为了测定准确还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K从甲中通入空气,把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赶入干燥管吸收.
方案Ⅱ
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g;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燃烧,冷却后称量;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1g(用托盘天平称量).
(4)图2仪器中,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E.
(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
(6)有同学认为方案Ⅱ高温燃烧的过程中会发生Mg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MgSiO3+CO2↑,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任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错误,(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自己的理由: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生成CO2和水蒸气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