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金属钾和金属钠的金属性相近,但K比Na略强,当利用金属钠与KCl共熔制金属钾时,发现钾与钠的共熔体难以分离,如调整温度到一定程度,则可利用钠与KCl反应制取K,下面是四种物质的熔沸点:
K      Na      KCl      NaCl?
熔点(℃) 63.6    97.8      770       801?
沸点(℃) 774     882.9    1500      1413?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推知用Na与KCl反应制取金属钾的适宜温度是?(  )
A.低于770℃B.850℃C.高于882.9℃D.1413~1500℃

分析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为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使生成物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来,根据Na和K的沸点大小,制取的适宜温度应能使K蒸汽分离出,而钠为液体.

解答 解:制取的适宜温度应能使K蒸汽分离出,而钠为液体,选择的温度应在774℃~882.9℃之间,则只有B符合,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侧重于平衡移动的原理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从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的角度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H42SO4$\frac{\underline{\;高温\;}}{\;}$3SO2+6H2O+N2+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NaClO.
(2)HClO3、KClO3、Cl2、NaClO3Cl2
(3)H3PO4、H4SiO4、HCl、H2SO4HCl.
(4)浊液、溶液、胶体、水水.
(5)空气、N2、HCl气体、CO2、CuSO4•5H2OCuSO4•5H2O.
(6)铜、金、银、钠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溴苯应用液溴、铁屑和苯混合,反应后先用水再用稀碱液洗涤
B.检验C2H5Cl中氯原子,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稀硫酸进行酸化
C.用无水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40℃可以制得乙烯气体
D.苯酚中滴加少量的稀溴水出现了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室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5.2g无水BaCl2晶体.第二阶段:溶解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
第一阶段操作有如下几步:A.将游码拨至0.2g处;B.将游码拨至“0”处;C.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等质量的滤纸,调节天平两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D.取走药品,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E.往左盘内逐步添加晶体至天平平衡;F.在右盘上放置5g砝码.
(1)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B→C→F→A→E→D→B
(2)在E操作中,只缺少量晶体时,其操作方法是轻拍手腕,使少量晶体落入烧杯中.
(3)第二阶段操作,应先将5.2g BaCl2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然后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再经洗涤、定容、摇匀后即可得到0.1mol•L-1BaCl2溶液.
(4)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有AC.
A.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液面
(5)100mL容量瓶中盛有100mL 0.101mol•L-1的BaCl2溶液,现欲将其稀释成浓度为0.100mol•L-1的BaCl2溶液,所选用的仪器有:10mL量筒、1mL移液管(可准确移取0.10~1.00mL溶液)、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其简单的操作步骤是用1mL移液管移出0.99mL的0.1010mol•L-1的BaCl2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剩下的99.01mL 0.1010mol•L-1的BaCl2溶液中加水至刻度线,即可配制得0.100mol•L-1的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Cu3N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在电子工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国防领域、通讯领域以及光学工业等领域中,发挥着广泛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与N3-含有相同电子数的三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
(2)Cu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请解释Cu具有导电性的原因Cu为金属晶体,晶体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电子,通电后定向移动.
(3)在Cu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可被空气氧化为乙醛,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sp2,乙醛分子中H-C-O的键角大于乙醇分子中的H-C-O的键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其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但CuO在高温下会分解成Cu2O,试从结构角度解释高温下CuO为何会生成Cu2OCu+的3d轨道上电子全满其结构稳定.
(5)[Cu(H2O)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其中的两个H2O被Cl-取代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试画出[Cu(H2O)2(Cl)2]具有极性的分子的结构式
(6)Cu3N的晶胞结构如图,N3-的配位数为6,Cu+半径为apm,N3-半径为b pm,Cu3N的密度$\frac{103×10{\;}^{30}}{4(a+b){\;}^{3}N{\;}_{A}}$g/cm3.(阿伏加德罗为常数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溴水不可用于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欲从溴水中分离出Br2,可将适量CCl4加入溴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只需使用1次玻璃棒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后通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能否透过滤纸B.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服/℃
1.02.03.0
81054.0ab
915c75.0d
1000ef83.0
A.该反应的△S>0B.915℃,2.0 MPa时E的转化率为40%
C.b<fD.K(1000℃)>K(8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