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ZnO.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
(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Zn粉,其作用是置换出Fe等.
(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是O2
(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2H2O.
(6)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frac{\underline{\;高温\;}}{\;}$Zn+3CO↑.(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

分析 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可生成ZnO、氧化铁等,含尘烟气含有含硫氧化物,可用于制备硫酸,浸出液加入硫酸可生成硫酸锌、硫酸铁,加入过量锌充分反应,可置换出铁,滤液中主要含有硫酸锌,经电解可得到锌和硫酸,电解液中含有硫酸,可循环利用,
(1)含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S,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焙砂的主要成分;
(2)焙烧生成的含硫氧化物可转换为硫酸;
(3)该含锌矿中还含有FeS等杂质,浸出操作后转化为亚铁离子,可加入锌粉出去亚铁离子,从而出去Fe;
(4)电解沉积过程中,是电解ZnSO4,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产物;
(5)依据题意“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可知反应物中含有H+和O2,可以获得非金属单质S,据此写出方程式;
(6)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ZnCO3和C,产物含有Zn,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含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S,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焙砂的主要成分为ZnO,故答案为:ZnO;
(2)焙烧生成的含硫氧化物可转换为硫酸,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故答案为:浸出;
(3)该含锌矿中还含有FeS等杂质,浸出操作后转化为亚铁离子,可加入锌粉出去亚铁离子,从而出去Fe,故答案为:Zn粉;置换出Fe等;
(4)电解沉积过程中,是电解ZnSO4,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物为O2,故答案为:O2
(5)“氧压酸浸”法顾名思义,可知反应物中含有H+和O2,可以获得非金属单质S,化学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2H2O,故答案为:2ZnS+4H++O2=2Zn2++2S↓+2H2O;
(6)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ZnCO3和C,产物含有Zn,化学方程式:ZnCO3+2C$\frac{\underline{\;高温\;}}{\;}$Zn+3CO↑;
故答案为:ZnCO3+2C$\frac{\underline{\;高温\;}}{\;}$Zn+3CO↑.

点评 本题为工艺流程题,通过锌的炼制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工艺流程及各种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N2O4(无色)?2NO2(红综色),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则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C.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有影响
D.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2H2S+SO2═3S↓+2H2O的反应中,当有8×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时,得到的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
A.64 gB.32 gC.1.5molD.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2(E3-E1)kJ/mol(热量用E1、E2或E3表示).
(2)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速率υ[mol/(L•s)]与反应时间t(s)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回答如下问题:
①0→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反应中产生的Mn2+离子是此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影响大于反应物浓度减小使反应速率减小的影响,
②t2→t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成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从而反应速率减小,
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t1→t3时间里AD.
A.Mn2+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   B.Mn2+物质的量的增加
C.SO42-物质的量浓度         D.MnO4-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150℃时,一定质量的(NH42CO3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  )
A.30.5B.26.3C.26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C(选下面的A、B或C);目的是让锌粒与盐酸先反应产生H2,把装置2和3中的空气赶出,避免生成的亚铬离子被氧化.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B(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A.
(4)当仪器3中出现大量深红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将装置3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洗涤产品时,为了去除可溶性杂质和水分,下列试剂的正确使用顺序是b、c、a(填标号).
a.乙醚    b.去氧、冷的蒸馏水    c.无水乙醇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83.3%(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6)铬的离子会污染水,常温下要除去上述实验中多余的Cr2+,最好往废液中通入足量的空气或氧气,再加入碱液,调节pH至少为5.6才能使铬的离子沉淀完全(铬的离子浓度应小于10-5mol/L).
[已知Cr(OH)3的溶度积为6.3×10-31,$\root{3}{63}$≈4,lg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1)D中产生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O2+H2O═2NaHCO3
(2)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CO2在水中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H+,有H2SO4存在时,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3)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1000mL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
①方案1:取样液与澄清的Ca(OH)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小组对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固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aHCO3
②方案2:取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小组认为固体中存在NaHCO3,其离子方程式是2HCO3-+Ba2+=BaCO3↓+CO2↑+H2O.
该小组认为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
③方案3:实验小组中甲、乙同学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样液400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mL,接下来的操作是冷却到室温,加水至溶液体积为400mL,再次测定pH,结果表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HCO3.为进一步证明白色固体是否为纯净的NaHCO3,结合甲同学实验,还应补充的实验是取相同质量的纯净的NaHCO3配成1000mL溶液,取400mL,重复甲的实验,进行对照.
乙同学:利用仪器测定了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a.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论是白色固体为NaHCO3. (残留率=$\frac{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的质量}$×100%)
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认为,可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它具有以下化学性质:
(1)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2)能发生酯化反应.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有乙醇(填写名称)、浓硫酸和冰醋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2H5OH$?_{△}^{浓H_{2}SO_{4}}$CH3COOC2H5+H2O,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催化剂(或吸水剂)(填一种即可)作用,生成的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填“大”或“小”),并可以闻到有香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A、萃取分液  B、加热分解 C、蒸发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G渗析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F
(2)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D
(3)海水淡化E
(4)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B
(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离子、钠离子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