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用装置Ⅰ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大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Ⅰ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其最大缺点是不能与浓硝酸跟铜反应形成鲜明对照效果。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Ⅱ进行适当操作,即可克服上述缺点,还能使上述两反应在同一试管中先后连续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组装好装置并______________后,加入2 mL浓硝酸(铜片接近酸液),塞紧胶塞。
步骤二:______________(操作)使反应发生。当导管口有少量红棕色气体逸出时,______________(操作使反应停止)。同时将导管插入水中。稍后能观察到:a.水沿导管倒吸至试管中;还可能观察到下列______________(填序号)等明显现象: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铜片表面产生气泡;d.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请解释产生现象a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当试管中溶液体积约占试管容积时,此时铜片与溶液接触,从水中抽出导管,并伸入一试管中,管口塞上浸有浓碱液的棉花(如装置Ⅲ)。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步骤四:反应完毕后,……
(3)上述实验“步骤四”中反应完毕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 ||
微热 |
沉淀物 | Fe(OH)3 | Zn(OH)2 |
pH | 1.5~3.2 | 6.4~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B |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
SO2中含有水蒸气 SO2中含有水蒸气 |
C | CuO固体 | C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装置内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C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装置内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
SO2中含有氢气 SO2中含有氢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2分) 电化学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I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导线上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从 极到 极。其电极反应式 。
(2)装置II中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CuCl2溶液。则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 和 。检验X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若a是饱和NaCl溶液(氯碱工业生产原理),电极材料是石墨电极和铁电极。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极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填“石墨或铁”)附近溶液先变红,其电极反应式 。
(3)当装置I和装置II的电路中均转移0.2mol电子时,则装置I中铁电极质量的变化
g(填写“增加”或“减少”及具体质量),装置II中收集到的气体共有 L(标准状况下)(以装置II中X、Y是惰性电极,a是CuCl2溶液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B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表中的三个备选装置则是为完成实验必须的设备。各装置之间用橡胶管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H3从左向右流动,Cl2从右向左流动,则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B(请将C、D、E、F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正确连接装置后,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的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烧碱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开始后,C装置内产生白烟,试写出C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使NH3与Cl2的混合更充分,Cl2应从C装置的______口进入(填“a”、“b”、“c”)
(7)该装置是否还存在着缺陷______(填“是”、“否”),如果有,其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则不填该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