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 C6H5OH和C6H5CH2OH           B. CH3OH和HOCH2CH2OH
C. HCOOH和C17H35COOH           D. CH3Cl和CH2Cl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不呈血红色

稀HNO3不能将Fe氧化为Fe3

B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C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苯作原料不能经一步化学反应制得的是(  )

A.硝基苯               B.环己烷

C.苯酚                 D.溴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则有关上述实验方案叙述(   )

A、甲正确     B、 乙正确      C、 丙正确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子式为C10H20O2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C和D,且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则A的可能结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则用Na、NaOH、NaHCO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3∶2                            B.3∶2∶1

C.1∶1∶1                            D.3∶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 L氧气(标准状况)

D.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 g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均为含苯环的化合物,且相对分子质量B>A>C,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NaHCO3溶液反应,写出A和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B在浓H2SO4存在条件下,相互作用生成一种环状酯(如下图)则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等物质的量B与Na、NaOH、NaHCO3充分反应,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D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D不与NaHCO3反应,能与Na和NaOH反应,等质量的D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2∶3,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即可)

(4)1 mol A、C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相等,且1 mol C能和1 mol Na完全反应,写出含碳原子数最少的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         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