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质量分数】25%
【密度】1.19g•cm-3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0.04 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6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250mL.

分析 (1)依据C=$\frac{1000ρω}{M}$计算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稀释后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溶液的配制及c=$\frac{n}{V}$、m=nM来分析;
(4)①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氢离子浓度为硫酸浓度2倍;
②依据C=$\frac{1000ρω}{M}$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

解答 解:(1)密度1.19g•cm-3,质量分数为25%的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25%×1.19}{74.5}$=4.0 mol•L-1
故答案为:4.0;
(2)次氯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则稀释后c(NaClO)=$\frac{1}{100}$×4.0 mol•L-1=0.04 mol•L-1
故答案为:0.04;
(3)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的A、B、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A错误;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无需烘干,因为定容时还需要向容量瓶加水,所以不必烘干后再使用,故B错误;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
D.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应选取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 L×4.0 mol•L-1×74.5 g•mol-1=149 g,故D错误;
故选:C;
(4)①c(H2SO4)=2.3mol•L-1,则c(H+)=4.6mol•L-1,故答案为:4.6;
②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物质的浓度为$\frac{1000×1.84×98%}{98}$=18.4mol/L,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得V×18.4mol/L=2L×2.3mol/L,V=0.25L=250mL,
故答案为:250.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过程是解题关键,注意溶液稀释规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但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的电子式为,B原子L层的电子总数是K层的3倍;0.1mol 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同时它的电子层结构变得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离子的半径比C离子的小,D离子与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ⅡA族.
(2)用电子式表示A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3)A的单质和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结构式是O=C=O.
(4)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其溶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B.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C.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土盖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mol CO(NH22中含1 mol碳原子,2mol氮原子,4 mol氢原子,1 mol氧原子,所含氧原子数跟1 mol H2O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球能源紧张及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如图为C及其氧化物的变化关系图,若①变化是置换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可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图中变化过程哪些是吸热反应①③(填序号).
(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H1<0;①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H2>0;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H3<0,③
2H2(g)+O2(g)═2H2O(g)△H4<0.④
则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H1=△H2+$\frac{1}{2}$(△H3+△H4).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
方法一 CO(g)+2H2(g)?CH3OH(g)    方法二 CO2(g)+3H2(g)?CH3OH(g)+H2O(g)
在25℃、101kPa下,1克甲醇完全燃烧放热22.68kJ,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32akJ•mol-1
(4)金属钛冶炼过程中其中一步反应是将原料金红石转化:
TiO2(金红石)+2C+2Cl2$\frac{\underline{\;高温\;}}{\;}$TiCl4+2CO
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TiO2(s)+2Cl2(g)═(s)+O2(g)△H=+141kJ•mol-1
则TiO2(s)+2Cl2(g)+(s)═(s)+(g)的△H=-80kJ/mol.
(5)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s)+O3(g)═3Ag2O(s)△H=-235.8kJ•mol-1
已知:2Ag2O(s)═4Ag(s)+O2(g)△H=+62.2kJ•mol-1
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O3(g)═3O2(g)△H=-28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
A.逆反应速率:a点大于点c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点b
C.反应在c点时SO2的转化率最大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氮元素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请回答:
(1)298K时,在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N2O4(g)△H=-a kJ/mol (a>0).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①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67L•mol-1(精确到0.01);
②下列情况不能用来判断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l、n(N2O4)=1.2mol,则此时v(正)<v(逆)(填“>”、“<”或“=”).
(2)常温条件下,向100mL 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e五个点(该条件下硫酸第二步电离是完全的).
①a点溶液的pH<1(填“>”“<”或“=”);
②b点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是NH4+
③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Na+)>c(SO42-)>c(NH4+)>c(OH-)=c(H+);
④d、e点对应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是d>e(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相同温度下,甲(恒容)、乙(恒压)、丙(恒容)3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正确的是(  )
容器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SO2O2Ar
210放出热量:Q1
210放出热量:Q2
210.5放出热量:Q3
A.Q1=Q3<Q2
B.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3(s),则反应放热为98.5 kJ
C.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最大
D.平衡时,甲、乙、丙3个容器中甲的平衡常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下列各种物质的现代工业生产原理或过程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用电解法制取Na、Mg、Al
B.电解熔融NaCl制Cl2
C.以硫或硫铁矿为原料通过接触法制硫酸
D.制硅:SiO2$→_{高温}^{C}$粗硅$→_{高温}^{Cl_{2}}$SiCl4$→_{高温}^{H_{2}}$高纯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