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K、Al、O、N、S、Cl、Fe是常见的七种元素.
(1)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Fe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
N>OO2->Al3+KCl>硫黄H2SO4<HClO4
(3)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OH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NH3?H2O+AlO2-+2H2O.
(4)向KAlO2溶液中不断通入NO2气体,反应的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不断溶解,其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此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分析 (1)S是16号元素,在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Fe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2)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ⅤA元素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高;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3)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OH稀溶液,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NH3?H2O+AlO2-+2H2O;
(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与偏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继续通往二氧化氮氢氧化铝溶解,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是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S是16号元素,在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Fe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答案为:三; VIA;2;
(2)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ⅤA元素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高,所以第一电离能N>O;O2- 和Al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氧的核电荷数小于铝,所以以O2->Al3+;氯化钾是离子晶体而硫是分子晶体,所以熔点:KCl>硫黄;非金属性Cl>S,所以酸性:H2SO4<HClO4,故答案为:>;>;>;<;
(3)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OH稀溶液,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NH3?H2O+AlO2-+2H2O;故答案为:NH4++Al3++5OH-═NH3?H2O+AlO2-+2H2O;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与偏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继续通往二氧化氮氢氧化铝溶解,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是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故答案为: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不断溶解;3NO2+H2O═2H++2NO3-+NO;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等知识点,能正确判断生成物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1)某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无毒气体.已知:
2CO(g)+O2(g)═2CO2(g)△H=akJ•mol-1
N2(g)+O2(g)═2NO(g)△H=b kJ•mol-1
①反应2NO(g)+2CO(g)═2CO2(g)+N2(g)△H=a-bkJ•mol-1
②可以利用反应:NO2+G$\stackrel{催化剂}{→}$N2+H2O+nX(n可以为零)将NO2变成无害N2,若要求X必须为无污染的物质,则G可以是ad(填写字母).
a.NH3    b.CO2    c.SO2    d.CH3CH2OH
当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NO26.72L(标准状况).
③用NaOH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最终制得石膏(CaSO4.2H2O).为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加入的固体物质是CaO或Ca(OH)2(填化学式).
(2)工业上通过电解含NH4F的无水熔融物生产NF3气体,其电解原理如图所示.则a极为阳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NH4++3F--6e-=NF3+4H+
(3)用电镀法在铁板表面镀锌或锡可防腐,这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从原理上属于覆盖保护层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10℃20 mL 3 mol•L-1的盐酸溶液B.20℃30 mL 2 mol•L-1的盐酸溶液
C.20℃20 mL 2 mol•L-1的盐酸溶液D.20℃10 mL 4 mol•L-1的盐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00ml 0.2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SO42-0.02mol,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 mol/L.
(2)5molCO2的质量是220g;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所含氧原子的数目为10NA(或6.02×1024)个.
(3)3.01×1023个OH-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质量为8.5g,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这些OH-与0.5mol NH3的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 AlO2-+CO2+3H2O═2Al(OH)3↓+CO32-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锂、钠、钾的活泼性(或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C(填字母).写出b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Na+2H2O=2Na++2OH-+H2
(2)乙同学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设计了如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则实验中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HNO3;B:CaCO3;C:Na2SiO3(或K2SiO3).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NO3+CaCO3=Ca(NO32+H2O+CO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实验证明,碳,氦,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氮>碳>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SO2、Na2SO3、H2SO4、CuSO4这4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C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下\;}}{\;}$S↓+2CO2
(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5+Na2SO3+2KIO3+1H2SO4=5Na2SO4+1K2SO4+1I2+1H2O
①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入方框中.
②其中氧化剂是KIO3,若反应中有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单质是0.5mol.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A
A.BaSO4            B.FeS          C.BaSO3            D.S
(4)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无明显现象,则发生了钝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完氮的有关物质的性质之后,对氮元素的氢化物NH3性质的探究.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某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氨气极易溶于水、氯化铵对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影响不大.
(3)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①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在装置A与B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的U型管.
②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frac{\underline{\;\;△\;\;}}{\;}$3Cu+N2+3H2O.
③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Cu2O.Cu2O在酸性溶液中Cu+歧化生成Cu和Cu2+.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含有Cu2O,否则不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