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 +6HCl=2FeCl3 +3H2O.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13+3NaOH=Fe(OH)3↓+3NaC1.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乙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4)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形成红褐色沉淀.
③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其原因是电解质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硫酸的加入,H+与Fe(OH)3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使沉淀溶解.
④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渗析法.

分析 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3)胶体和溶液是不同的分散系,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
(4)①Fe(OH)3胶粒带正电荷;
②饱和(NH42SO4溶液能使胶体能够发生聚沉;
③过量稀硫酸与胶体能够发生聚沉以及能和Fe(OH)3 胶体反应;
④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胶粒不能.

解答 解: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6HCl=2FeCl3 +3H2O,
故答案为:Fe2O3 +6HCl=2FeCl3 +3H2O;
(1)FeC1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和NaC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13+3NaOH=Fe(OH)3↓+3NaC1,
故答案为:FeC13+3NaOH=Fe(OH)3↓+3NaC1;
(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FeCl3溶液没有,Fe(OH)3胶体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为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4)①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泳现象.带正电荷的胶粒向阴极移动,故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
故答案为: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②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饱和(NH42SO4溶液时,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阴离子SO42- 中和了 Fe(OH)3 胶粒所带的正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形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形成红褐色沉淀;
③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阴离子SO42- 中和了 Fe(OH)3 胶粒所带的正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形成红褐色沉淀,随着硫酸的加入,H+与Fe(OH)3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使沉淀溶解,
故答案为: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电解质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硫酸的加入,H+与Fe(OH)3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使沉淀溶解;
④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胶粒不能,因此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故答案为:渗析法.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铁的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知识点比较基础,要求学生平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铜丝置于硝酸银溶液中B.氢气还原氧化铜
C.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D.一氧化碳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25g CuSO4•5H2O蓝色晶体中,CuSO40.1mol,H2O0.5mol,Cu2+0.1mol,SO42-0.1mol,O0.9mol;
(2)19.6g H2SO4分子中有:①1.4NA个原子;②12.8g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与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2)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与氢化钙反应.
(3)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frac{\underline{\;\;△\;\;}}{\;}$CaH2
(4)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将活塞关闭后,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指堵住装置D的导管口,打开活塞,若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分液漏斗内的液面几乎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二氯化硫(SCl2)熔点-78℃,沸点59℃.密度1.638g•cm-3,遇水易分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如图是氯气与硫在50~59℃时合成二氯化硫的实验装置.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盛放的药品是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装置C盛放的药品是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干燥Cl2).
(3)实验开始前先在D中放入一定量的硫粉,加热使硫熔化,然后转动和摇动烧瓶使硫附着在烧瓶内壁表面形成一薄层,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
(4)实验时,氯气与硫反应合成二氯化硫在D装置中进行,D装置的缺点是氯气与硫在50-59°C时反应合成二氯化硫,D装置无法控制50-59°C的反应温度.
(5)F装置中干燥管内所盛物质是碱石灰,一个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还有一个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Ⅰ、甲同学向1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Ⅱ、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丙;他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用激光笔照射,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则有胶体生成.
(3)丁同学将所制得的Fe(OH)3胶体分成两份,并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中一份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正电.
②向另一份中不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根据所学内容,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管精确度较高,准确量取KMnO4溶液可用酸式滴定管.
(2)滴定时其余操作均准确,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高(填偏高、偏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硝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是否已收集满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既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纯碱作用放出气体的是(  )
A.CH3CH2OHB.H2OC.CH3COOHD.C6H1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