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CuFeS2(硫元素-2价,铁元素+2价)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已知黄铜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和SO2,FeS+2HCl=FeCl2+H2S↑.H2S是一种剧毒气体.某科研小组设计以黄铜矿为原料制取单质铜和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流程如图

(1)已知焙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uFeS2+O2=FeS+SO2+Cu,则被还原的元素有铜和氧(名称),当有标况下33.6LSO2生成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9mol.
(2)在实验室中,欲用30%的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250mL,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250mo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在量取弄盐酸和定容时分别仰视,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依次分别是偏大、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气体Ⅲ最好选用Cl2气体,若加入绿色氧化剂H202也可,对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4)写出实验室制取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5)操作B和过滤A中都用到一种相同的仪器,它在操作B中的作用是引流、搅拌.
(6)为得到比较纯净的FeCl3•6H2O,操作B需采取的措施是加热过程中不断滴加稀盐酸.
(7)若通入的气体Ⅲ的量不足,则最后制得的氯化铁晶体不纯净,这是因为过滤A后得溶液含有杂质Fe2+.请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溶液中的成分,并判断通入气体Ⅲ的量是否不足滴加酸性KMnO4溶液,如溶液褪色说明溶液里含有Fe2+,通入的氯气师不足,不褪色说明通入的氯气是过量的(供选择的试剂: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氯水).
(8)气体Ⅰ和氯气都能使品红褪色,请你设计三种以上的实验方案进行鉴别(试剂自选).
方案一:观察通入气体的颜色;
方案二:将褪色的溶液加热;
方案三:向褪色后的溶液里滴加AgNO3溶液.

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在CuFeS2+O2=FeS+SO2+Cu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铜和氧元素,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时-2价升为+4价,每生成1molSO2转移6mol电子,可计算出生成标况下33.6LSO2转移的电子数;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250mL涉及计算、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步骤,其中量取时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时需要烧杯和玻棒,转移时需要250mL的容量瓶和玻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时液面高于刻度线,所量浓盐酸偏多,产生的误差偏大,定容时仰视,液面高于刻度线,加水偏多,溶液的浓度偏低;
(3)由工艺流程可知,滤液里含有FeCl2,产品为FeCl3•H2O,故通入的气体是为了氧化Fe2+,同时不引入杂质,就选氯气最好,若加入绿色氧化剂H202也能氧化Fe2+,其还原产物为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气体Ⅲ选用的是氯气,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frac{\underline{\;加热\;}}{\;}$MnCl2+Cl2↑+2H2O,通过改写可得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蒸发结晶需要蒸发皿、玻璃棒,都用到玻璃棒,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6)溶液里的Fe3+易水解,且加热会促进水解,为得到纯净的FeCl3•6H2O,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滴加稀盐酸;
(7)通入氯气的目的是氧化Fe2+,如果氯气量不足,会有少量Fe2+未氧化,故只要通过证明溶液里是否含有Fe2+来证明氯气的量是否不足,可滴加酸性KMnO4溶液看是否褪色来判断;
(8)SO2和和氯气都能使品红褪色,SO2是与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仍为红色,氯气是利用与水作用生成的HClO的强氧化性使品红褪色,不能再恢复,褪色后的溶解里有Cl-,故可通过下列三种方法鉴别使品红褪色的气体是SO2还是氯气,方案一可观察通入气体是否无色,原因是SO2无色的,氯气是黄氯色的;方案二可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看是否恢复红色,能恢复通入的是SO2;方案三可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原因是通氯气后溶液里有Cl-,会有AgCl生成;

解答 解:(1)反应CuFeS2+O2=FeS+SO2+Cu中铜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每生成1molSO2转移6mol电子,标况下33.6LSO2$\frac{33.6L}{22.4L/mol}$=1.5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6=9mol,故答案为:铜和氧;9mol;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250mL,量取时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时需要烧杯和玻棒,转移时需要250mL的容量瓶和玻棒,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250mL的容量瓶和胶头滴管,量取浓盐酸时仰视时液面高于刻度线,溶液的浓度偏大,定容时仰视,液面高于刻度线,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250mL的容量瓶和玻棒;偏高、偏低;
(3)通入气体的目的是为了氧化Fe2+,同时不引入新杂质,选择氯气最好,加入绿色氧化剂H202也能达到目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Cl2;2Fe2++H2O2+2H+=2Fe3++2H2O;
(4)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得,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5)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B为蒸发结晶,所需仪器为蒸发皿、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故答案为:引流、搅拌;
(6)Fe3+溶液里易水解,为得到得到纯净的FeCl3•6H2O,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滴加稀盐酸,故答案为:在加热过程中,就不断滴加浓盐酸抑制Fe3+的水解;
(7)Fe2+的氧化是通入氯气,如果氯气量不足,会有少量Fe2+未氧化,滤液里就会含有少量Fe2+,可通过滴加酸性KMnO4溶液看是否褪色来判断滤液里是否有Fe2+,证明通入的氯气是否过量,故答案为:Fe2+;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果褪色说明溶液里仍有,通入氯气量不足,如果不褪色可证明通入氯气过量;
(8)SO2和和氯气都能使品红褪色,SO2是与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仍为红色,氯气是利用与水作用生成的HClO强氧化性使品红褪色,不能再恢复,褪色后的溶解里有Cl-,故可通过下列三种方法鉴别使品红褪色的气体是SO2还是氯气,方案一观察通入气体的颜色,无色的是SO2,黄氯色的是氯气;方案二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恢复红色的是SO2,仍为无色的是氯气,案三褪色后的溶液里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通入的是氯气,原因是通氯气后溶液里有Cl-,会生成AgCl沉淀,故答案为:观察通入气体的颜色;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向褪色后的溶液里滴加AgNO3溶液.

点评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及电子转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操作及误差分析,离子的检验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考查范围广,中等难度,错误率较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除杂质
B.用加入浓溴水的方法分离硝基苯和苯酚的混合物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D.用加热氧化铜除去氮气中含有的少量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有①氨水、②NH4Cl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将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H4+)<c(NH3•H2O)
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滴加25mL 0.1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D.将溶液③、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OH-)-2c(H+)=3c(H2CO3)+c(HCO3-)-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与Na2O2颜色相同B.均可与CO2、H2O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清洗玻璃器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试管里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先把试管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再用清水冲洗
C.附有氢氧化铁沉淀的试管,先用烧碱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D.盛放石灰水后残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肥皂水洗,再用清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两个体积相等的容器,一个盛有C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电子总数D.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NaAlO2溶液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离子反应方程式:NaAlO2+4HCl=NaCl+AlCl3+2H2O,AlO2-+4H+=A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下:

(1)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H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2)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成黑色固体,但是生活中的铁丝或铁粉在空气中加热也不能燃烧,其原因是米级Fe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3)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常要通入干燥的HCl气体,理由是HCl能抑制FeCl2水解,且通入的HCl气体可带走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_{△}^{催化剂}$2C(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A、B、C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n(A)2.001.901.821.761.641.541.501.501.50
n(B)1.000.950.910.880.820.770.750.750.75
n(C)00.100.180.240.360.460.500.500.5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正反应△H<(填“大于”或“小于”)0.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再变化    (D)v(A)=v(A)=0
(3)t°C时,在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加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中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2图:该温度下,反应进行到1分钟时B物质的量为0.5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