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相同温度下,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若用Kw表示水的离子积,a表示水的电离程度,能使a/Kw的值增大的是

A.NaOH B.NaHSO4 C.HC1 D.NH4NO3

 

D

【解析】KW只与温度有关,加入NaOH或HCl或NaHSO4,增大了H+或OH-浓度,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a/Kw减少,而NH4+属于弱碱阳离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a/Kw增大。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推断(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试填空。

(1)写出上表中元素I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价层电子排布图: 。

元素C、D、E、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A分别与C、D、E形成最简单的常见化合物分子甲、乙和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

A.甲、乙和丙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

B.甲、乙和丙分子中,中心原子均采取sp3的杂化方式

C.三种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甲、乙和丙分子均为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3)由元素J、C、E组成一种化学式为J(CE)5的配位化合物,该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

①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

②该化合物的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F.配位键

③根据共价键理论和等电子体理论分析,CE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 。

(4)在测定A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 。

(5)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表中元素G与元素B,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 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书写(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B.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 kJ·mol-1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

D.已知2C(s)+O2(g)===2CO(g) Δ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溶度积、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a中,曲线Ⅱ表示醋酸溶液加100 mL水稀释的图像

B.图b中,可能各投入的锌粒颗粒大小相同且质量均为0.65 g

C.图c中,在①、②、③、④、⑤各点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种类不同

D.图d中,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且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水的电离与溶液酸碱性(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C下列各组间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Na+、CO32-、Cl-、Ca2+

B.水电离的c(H+)=1.0×10-13的溶液:K+、HCO3-、SO42-、NH4+

C.c(OH-)/c(H+)=1.0×10—12的溶液:Fe2+、NO3-、K+、Cl-

D.含有Ba2+离子溶液:AlO2-、Na+、NO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氮气、氧化物及硝酸(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8 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 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0.80 mol·L-1

B.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82 g Fe

C.反应前HNO3溶液的浓度为1.0 mol·L-1

D.1.12 L气体是NO、NO2的混合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铜的冶炼大致可分为:

(1)富集,将硫化物矿进行浮选

(2)焙烧,主要反应: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

(3)制粗铜,在1200 ℃发生的主要反应: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

(4)电解精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焙烧过程的尾气均可直接排空

B.由6 mol CuFeS2生成6 mol Cu,上述共消耗15 mol O2

C.在反应2Cu2O+Cu2S=6Cu+SO2↑中,作氧化剂的只有Cu2O

D.电解精炼时,粗铜应与外电源负极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