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不能作为判断氯、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
A.氧化性:Cl2>红磷B.单质沸点:红磷>C12
C.氢化物稳定性:HC1>PH3D.酸性:HClO4>H3PO4

分析 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解答 解:A.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选;
B.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选;
C.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不选;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非金属性和金属性的比较角度,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Cox(NH3y ClZ.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样品,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加持装置)
Ⅱ.氯的测定:另准确称取wg样品,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已知:AgCl为白色沉淀Ksp(AgCl)=1.8×10-10;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Ksp(Ag2CrO4)=1.2×10-12;Ag2S为黑色沉淀,Ksp(Ag2S)=6.3×10-50
Ⅲ.根据样品质量为wg即可确定样品中Co元素的质量,进而确定样品的化学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按图组装好装置后,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在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A中的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盛装10%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分液漏斗;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frac{1{0}^{-3}({c}_{1}{V}_{1}{-c}_{2}{V}_{2})mol×17g/mol}{wg}$;
(4)标准硝酸银溶液应装在棕色的酸式滴定管中;若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定Cl-的量偏大
.(填“偏大”“偏小”)
(5)在测定氯的过程中,应选用K2S(填“K2CO3”或“K2S”)为指示剂,判断达到测定终点时的操作和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生成黑色沉淀,且30s 不复原.
(6)当达到滴定终点时,若c(Ag+)=1.0×10-5 mol•L-1,$\frac{c(C{l}^{-})}{c(Cr{O}_{4}^{2-})}$=,(或$\frac{c(C{l}^{-})}{c({S}^{2-})}$=)2.86×1034(根据所选指示剂进行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⑧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族
2
3 ④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氩.
(2)在这些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是:Na、Al.
(3)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HClO4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两性的是氢氧化铝;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熔点:金刚石>干冰B.离子半径:O2->Na+
C.碱性:KOH>Al(OH)3D.稳定性:SiH4>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B.溶剂蒸发的速率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
D.制备NaCl晶体时,晶体表面含有少量KNO3,用水淋洗后可得到较纯净的Na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0.1 mol•L-1的FeCl3溶液与0.lmol•L-1的KI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下列能证明该反应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的是(  )
A.溶液中能检测到Fe2+B.溶液中能检测到I2
C.溶液中能检测到Fe3+D.溶液中能检测到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溶于有机溶剂B.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C.1mol维生素P可以和6molBr2反应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室温时,向20m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c(CH3COOH)>c(Na+)>c(CH3COO-)>c(H+)>c(OH-
B.b点时:c(Na+)=c(CH3COO-
C.c点时:c(OH-)=c(CH3COOH)+c(H+
D.d点时:c(Na+)>c(CH3CO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p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X>Y>Z
C.W、X、Y、Z四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D.q与s均为酸性氧化物,m的水溶液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