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属框图题,高考试题这种题型较多见,是利用框图的结构与给出的条件作逻辑推理,但此题的智力要求大大高于高考题。总的说来,此题的思路是Corley“逆合成原理”,但无须挑明以免吓退应试者。应试者首先应全面把握框图的结构,认清靶分子的骨架是由两种原料分别转化为中间体然后连接而成。其次需考察靶分子的结构,寻找该骨架何处可断开成两截,一截来自由乙烯得到的中间体,另一截来自由甲苯得到的中间体。很明显,乙烯转化过程加入了NH(C
2H
5)
2, 该片段显然加到乙烯CH
2=CH
2分子的一端去,故靶分子需从主链的O—CH
2间断开。然后,应试者应转向分别从两种原料得出可连接成靶分子骨架的中间体。为思路清晰,应试者可用符号表达框图中的各中间体,例如:
框图指出乙烯应先氧化得A才与NH(C
2H
5)
2反应得B,A是什么?大多数应试者会按中学课本得乙醛,这时,得到的产物是CH
3—C(OH)N(C
2H
5)
2, 但所得产物“B”与D在H
+催化下脱水得到的“E”将不符合靶分子的骨架结构,由此应否定乙烯氧化得乙醛的设想,不得不思考如何使乙烯氧化形成保持CH
2—CH
2片段的A,就被“逼”得出环氧乙烷(A),后者有环,不饱和度与乙醛相等,故加二乙胺是环乙烷的开环反应,开环后羟基与二乙胺基分置于-CH
2—CH
2-的两端,才可能与D脱水而连接,同时也就明确D分子中有羧基,后者与B中的羟基“酯化”脱水相连。
D的羧基何处来?当然是甲苯侧链氧化的产物。接着问:酯化反应是反应I呢还是反应II?这时,应试者需记住靶分子芳香环上的氨基处在主链的对位,再联系框图指出B和D连接后还要进行一个还原反应(III)才得到靶分子,从靶分子中保留着羧基可见,还原反应不可能是羧基被还原,就被“逼”到I和II之一是硝化反应,在芳香环上引入硝基,最后被还原为氨基。于是问题只剩下I和II是先硝化后氧化甲基还是先将甲基氧化后再硝化。
中学课本里有甲苯氧化得到三硝基甲苯的反应,说明甲苯氧化硝基才会被引入甲基的邻对位,由此可判断,I是硝化,II是甲基氧化为羧基,整个试题得解。
评论: 由以上解题思路分析可见,此题的知识基础只需中学化学已足够解题。此题尽管在某些地方与去年试题相似,但却排除了多种可能性,比去年的试题严格。当然,如果应试者有乙烯氧化得到环氧乙烷、芳香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等知识,对解题有明显的帮助,思考起来会自如得多,这可能会加强一些老师的“知识是智力的基础,智力是知识的总和”的观念,坚持在课外活动中多多增加有机化学的知识量。但如果以为应试者解出本题必须经过大学老师在所谓“奥校”或“奥班”的培训,并非符合实际。考场实情是,有许多应试者并未参加过任何“奥校”或“奥班”,此题同样得满分。而许多“奥校”或“奥班”学生反而做不出此题来,而且也非个别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对此题的理解仍然应从该题如何考察应试者的智力,特别是“上下求索、左右逢源、前后呼应”三维逻辑思维的角度才合适。不知诸位是否同意?笔者认为,今后的初赛试题应尽可能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上多多努力,扭转过多借助高一级化学知识的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