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抽滤时,安全瓶中连接吸滤瓶的导管要长 | |
B. |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C.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D. | 可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
分析 A.抽滤安全瓶要防止倒吸;
B.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
C.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
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解答 解:A.抽滤安全瓶要防止倒吸,则安全瓶中连接吸滤瓶的导管要短,故A错误;
B.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溶解后利用结晶法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实验操作及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基本技能及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 NaOH 溶液清洗沾在皮肤上的苯酚 | |
B. | 用稀硝酸洗去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 |
C. | 用酸性 KMnO4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
D.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11的Na0H和Na2S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 | |
B. | 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 |
C. | 25℃,Cu(OH)2在水中的溶度积和溶解度比其在Cu(NO3)2溶液中的大 | |
D. | 向FeCl3+3KSCN?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 固体,溶液血红色变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a}{A+m}$(A-N+m)mol | B. | $\frac{a}{A}$(A-N)mol | C. | $\frac{a}{A+m}$(A-N)mol | D. | $\frac{a}{A}$(A-N+m)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3 mol | B. | 0.15 mol | ||
C. | 大于0.15mol,小于0.3mol | D. | 小于0.15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 |
B. | 若X是硝酸银溶液,则W是氨水 | |
C. | 若X是H2S,则X、Z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可能为30或46 | |
D. | 若W是单质铁,则Z是Fe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 |
B. | 0.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 | |
C. | 乙醇能溶于水 | |
D. | 乙醇能脱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