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学生用标准0.14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用去NaOH溶液15.00mL.
(1)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②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
(3)配制100mLNaOH标准溶液,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ECDBAGF或ECBADGF;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偏大
(3)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4)偏小
(5)0.0420mol/L
【解析】(1)①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调零、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以此判断;

②如果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2)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内壁有一层水膜,如果直接装液会使浓度降低;(3)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的仪器进行解答;(4)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小;(5)根据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及反应方程式计算出待测液硫酸的物质的量及浓度.

解:(1)①中和滴定有检漏(E)、洗涤(C)、润洗(C)、装液(D)、调零(D)、取待测液(B)加指示剂(A)、滴定(G、F)等操作,或检漏(E)、洗涤(C)、润洗(C)、取待测液(B)、加指示剂(A)、装液(D)、调零(D)、滴定(G、F)等操作,

所以答案是:ECDBAGF或ECBADGF;

②用标准0.14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硫酸,用酚酞作指示剂,所以终点时现象是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所以答案是: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变小,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大,所以计算结果偏大,

所以答案是:偏大;(3)配制0.1400molL﹣1NaOH标准溶液100mL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使用的仪器有:药匙、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砝码、镊子)、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为: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所以答案是: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4)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小,所以测定的硫酸的浓度偏小,

所以答案是:偏小;(5)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cV=0.14molL﹣1×0.01500L

根据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则:n(H2SO4)= n(NaOH)= ×0.14molL﹣1×0.01500L,

所以100mL硫酸中物质的量为 ×0.14molL﹣1×0.01500L× =0.0042mol,

则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 =0.0420mol/L,

所以答案是:0.0420mol/L.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酸碱中和滴定,需要了解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在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探究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的高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A、B、C三种物质(都是气体)放入固定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内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A、B、C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用A表示在0~10min内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3)在该条件达到反应的限度时反应物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并保留1位小数)

(4)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25℃时,将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溶液pH降为11,需加入水的体积为:
(2)9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a与b应满足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氰化钾(KSCN)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它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完成下列填空:

1钾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CN的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为C______N(填)。

2)如图装置所示是KSCN溶于水时的实验现象,该现象说明KSCN溶于水时会____(填吸收放出)热量,则该溶解过程水合的热效应______(填)扩散的热效应。

3KSCN水溶液呈中性,则硫氰酸(HSCN)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硫氰化铵(NH4SCN)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4若用KSCN溶液检验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食用香精D(丁二酸二乙酯)以及有机合成中间体E14-二溴丁烷)的合成途径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B→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种有支链的E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一条由乙炔制备乙酸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1制备无水AlCl

实验装置如下。已知AlCl3178℃升华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水解。

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A”“D”)处酒精灯当观察到_______时,再点燃另一处酒精灯。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铝氢化钠

制取铝氢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AlCl3配成有机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3铝氢化钠样品性质探究和纯度测定

称取一定质量实验制得的铝氢化钠样品(除含产物杂质外还可能含有过量的NaH)滴加足量的水观察到产生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猜想可能是生成了NaOH呈碱性也可能

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猜想可再逐滴滴加盐酸并振荡当观察到____________即可证明两种猜想均成立。

设计如下两种装置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若其他操作一致)用甲装置测得铝氢化钠的含量________乙装置。(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 (HCN)=n mol/(Lmin),且v(O2)=m mol/(Lmi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m= n
B.m= n
C.m= n
D.m=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二者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
C.2H2(g)+O2(g)=2H2O(l)△H=﹣Q1kJ/mol 2H2(g)+O2(g)=2H2O(g)△H=﹣Q2kJ/mol,则 Q1>Q2
D.已知中和热为 57.3 kJ/mol,若将含 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 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