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1)将4molSO2和2molO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经10s后达到平衡,测得SO3的浓度为0.6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O2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3mol/(L•s)
②平衡时SO2的转化率30%
(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进行可逆反应:A(g)+B(g)?m C(g)(m为整数),A的转化率(αA)与温度(T)、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 (填“放热”、“吸热”)反应;
②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FeCl3+3KSCN?Fe(SCN)3+3KCl的平衡体系中,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分析 (1)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6mol•L-1,则平衡时各组成物质的量变化为:
                          2SO2(g)+O2(g)?2SO3(g),
起始量(mol•L-1) 2             1                0
变化量(mol•L-1) 0.6        0.3            0.6
平衡量(mol•L-1)1.4         0.3             0.6
以此计算速率以及转化率;
(2)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A的转化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且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3)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解答 解:(1)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6mol•L-1,则平衡时各组成物质的量变化为:
                          2SO2(g)+O2(g)?2SO3(g),
起始量(mol•L-1) 2             1                0
变化量(mol•L-1) 0.6        0.3            0.6
平衡量(mol•L-1)1.4         0.3             0.6
①用O2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frac{0.3mol/L}{10s}$=0.03mol/(L•s),故答案为:0.03mol/(L•s); 
②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frac{0.6}{2}×100%$=30%,故答案为:30%;
(2)①升温,A的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②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3)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正向.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优化解题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关糖类物质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不具有还原性
D.糖类是具有Cn(H2O)m通式的物质,糖也称为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出现了难看的黑斑,老师告诉他可以用草酸的稀溶液进行清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 (未配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该反应中有1 mol H2C2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6NA
B.该反应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6
C.该反应右边横线上的产物为OH-
D.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2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已知炽热铁屑与氯化氢生成氯化亚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试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A(选填A或C)处酒精灯.
(2)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3)制取的无水氯化铁中混有少量氯化亚铁,其原因是Fe+2HCl=FeCl2+H2(化学方程式表示).为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HCl,可以在装置A、B间加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4)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制氯气的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③(填数字代号).
①O2         ②Cl2          ③CO2          ④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2)D的作用是干燥氢氢(或除掉氢气中的水蒸气),
(3)E中的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硬质玻璃管右端管壁有液滴生成,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和铁反应).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肥皂泡破裂,有爆鸣声时(填实验现象),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
②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③实验中石棉绒的作用是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
(2)为了研究一定时间内铁粉的转化率,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反应,收集并测量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计算出铁粉的转化率.
①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应选图中的B装置.
②称取0.24 g铁粉与适量石棉绒混合,然后加热至无气体放出.若室温下氢气密度约为0.088 g/L,最好选用B(选填字母序号)规格的量筒.
A.100 mLB.200 mLC.500 mLD.1 00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将先加入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
然后轻轻地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造成倒吸的原因是乙醇与乙酸都易溶于碳酸钠溶液.
(3)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收剂.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去酯中混有的酸和醇,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填“大”或“小”).
(6)若实验中温度过高,使反应温度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苯甲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能与乙醇、乙醚混溶,不溶于水.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其制备原理如表:
已知:
物质颜色状态密度/g/cm3熔点/℃沸点/℃
苯甲酸*白色固体1.2659122249
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1.05-34.6212.6
乙酸无色液体1.049216.6117.9
乙醇无色液体0.789-117.378.5
乙酸乙酯无色液体0.894-0.898-83.677.1
乙醚无色液体0.713-116.334.6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1)如图1为课本上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②实验开始前在饱和碳酸钠加入酚酞,溶液会变红,随着乙酸乙酯的蒸出,红色会变浅,但是无气体产生,请写出发生该变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H3COOH+CO32-=CH3COO-+HCO3-
(2)按照图2所示装置制备苯甲酸乙酯.
①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图2所示连接好仪器,其中分水器的作用是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水,控制温度加热回流2h.
a.实验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分离反应过程中生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b.从提供的分析实验室制取苯甲酸乙酯为什么不使用制取乙酸乙酯一样的装置?如果使用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会使乙醇大量蒸馏出去,实验效率大大降低
②产品的提纯
将圆底烧瓶中的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瓶中,分批加入Na2CO3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得粗产品.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醚层与粗产品合并;在粗产品加入无水氯化钙后,静置、过滤,过滤液进行蒸馏,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产品经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6mL.
c.在该实验分液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填“上口倒出”可“下口倒出”);
d.该实验中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42%;
e.若加入的Na2CO3溶液不足,在之后的蒸馏时烧瓶内会出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尽的苯甲酸,受热至100℃时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用于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
B.乙装置可用于分离溴单质与四氯化碳
C.丙装置可用于蒸馏,分离I2和水
D.丁装置可用于过滤,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