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CO3?2H++CO32-B.NH3•H2O?NH4++OH-
C.Fe(OH)3=Fe3++3OH-D.NaHSO4$\frac{\underline{\;熔融\;}}{\;}$Na++H++SO42-

分析 A.碳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物质;
B.一水合氨为弱碱,部分电离;
C.氢氧化铁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D.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钠电离产生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

解答 解:A.碳酸为二元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H2CO3?H++HCO3-,故A错误;
B.一水合氨为弱碱,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故B正确;
C.氢氧化铁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Fe(OH)3 Fe3++3OH-,故C错误;
D.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HSO4$\frac{\underline{\;熔融\;}}{\;}$Na++HSO4-,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电解质强弱及电离方式是解题关键,注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研究硫及其化合物性质有重要意义.
(1)Cu2S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Cu2S(s)+3O2(g)=2Cu2O(s)+2SO2(g)△H=-773kJ/mol,当该反应有0.2mol SO2生成时,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为77.3kJ.
(2)硫酸工业生产中涉及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向2L的容器中充入2molSO2、1molO2,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T1温度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v(逆)(填“>”、“<”或“=”).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1620.若在T3温度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2molSO2、1molO2并使之重新达到平衡,测得又放出热量Q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编号)
a.容器的压强增大原来的两倍
b.Q2一定等于Q1
c.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一定大于80%
d.T3时的平衡常数大于T1时的平衡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溶液中含Cl-浓度最小的是(  )
A.10mL0.1mol/L的AlCl3溶液B.20mL0.1mol/LCaCl2溶液
C.30mL0.2mol/L的KCl溶液D.100mL0.1mol/L的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1的稀硫酸500ml.
(1)选用的主要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杯,③量筒,④胶头滴管,⑤500mL容量瓶.
(2)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洗净所用仪器
E.稀释浓H2SO4                     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AEFCBD.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
②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冷却,否则会使浓度偏高;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偏低.
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浓度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①在氧化还原化学反应中(2CuO+C$\frac{\underline{\;\;△\;\;}}{\;}$2Cu+CO2),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高,这种物质是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得”或“失”)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表明该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得”或“失”)电子.若反应中得到64gCu,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②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S+6NaOH═2Na2S+Na2SO3+3H2O
③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_{3}^{2-}$中S被氧化的价态为+6
④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K+、Ag+、Fe3+、Cl-、OH-、NO3-六种杂质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
(1)乙厂的废水中所含三种离子是Ag+、Fe3+、NO3-
(2)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将Ag+、Fe3+、Cl-、OH-(填离子符号)为沉淀,过滤所得的废水可灌溉农田.
⑤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室制备CO2CaCO3+2H+═C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下列三个数据:7.1×10-4 mol•L-1、6.8×10-4 mol•L-1、6.2×10-10 mol•L-1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这三种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NaCN+HNO2=HCN+NaNO2 ②NaCN+HF=HCN+NaF  ③NaNO2+HF=HNO2+NaF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1×10-4 mol•L-1
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6.2×10-10 mol•L-1
C.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的大,比HF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2A(g)+B(g)?2C(g),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050mol A和0.025mol 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0.010mol•L-1,放出热量Q1kJ.
(1)能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b(填写序号);
a.v(A)=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C)=2v(B)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若在相同的容器中加入0.100mol A和0.050molB,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2kJ,则2Q1<Q2(填“>”、“<”或“=”);
(3)500℃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3.125;
(4)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吸热(填“放热”或“吸热”)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某温度下,A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化学平衡常数K(A)=K(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装运浓硫酸的储运罐应贴的标志是(  )
A.
腐蚀性
B.
爆炸性
C.
有毒性
D.
易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1)两个钠原子2Na;
(2)符号“SO${\;}_{4}^{2-}$”表示硫酸根离子(填写粒子名称);
(3)原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Cl(填写元素符号);
(4)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N2(填写粒子符号)
(5)$\stackrel{+2}{C}O$ 中“2”的含义CO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
(6)H2O中“2”的含义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