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照如图,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
(2)为有效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_{4}^{2-}$杂质,精制过程中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BC
A.NaOH溶液,Na2CO3溶液,钡试剂,盐酸
B、NaOH溶液,钡试剂,Na2CO3溶液、盐酸
C.钡试剂,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3)钡试剂可以是AC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了保证杂质能够完全除去,除去试剂均稍过量,判断钡试剂已经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无沉淀产生,证明钡试剂已过量
(5)请写出精制过程中加入适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O32-+2H+═CO2↑+H2O
(6)下表是NaOH、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NaOH4251109119129145174299314329347
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由此可知:
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冷却、过滤(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2该工业流程中循环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

分析 (1)电解氯化钠溶液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 2NaOH+H2↑+Cl2↑;
(2)有效除去Ca2+、Mg2+、SO42-,应注意碳酸钠在钡试剂之后;
(3)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判断钡试剂已经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无沉淀产生,证明钡试剂已过量;
(5)加入适量盐酸除去溶液中的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6)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来确定实现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分离获得氯化钠的方法.

解答 解:(1)电解氯化钠溶液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 2NaOH+H2↑+Cl2↑;故答案为:2NaCl+2H2 2NaOH+H2↑+Cl2↑;
(2)SO42-、Ca2+、Mg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所以应BaCl2溶液再Na2CO3溶液之前加即可,所以加入试剂顺序为bc,故答案为:BC;
(3)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选Ba(NO32会引入杂质硝酸根离子,所以该钡试剂不能选用,
故答案为:AC;
(4)判断钡试剂已经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无沉淀产生,证明钡试剂已过量,故答案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无沉淀产生,证明钡试剂已过量;
(5)加入适量盐酸除去溶液中的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2H+═CO2↑+H2O,故答案为:H++OH-=H2O;CO32-+2H+═CO2↑+H2O;    
(6)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则在温度高的时候,生成氢氧化钠晶体即可除去氯化钠,所以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分离的方法是:蒸发结晶,过滤,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过滤;NaCl.

点评 本题考查粗盐提纯及电解原理,明确发生的离子反应及电解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及试剂的添加顺序,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钠、镁、铝各0.1mol分别放入100mL 1mol•L-1硫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B.1:2:2C.6:3:2D.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IIA0
2
3
4(11)(12)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①N,⑥Si,⑦S.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 (填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填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KOH,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写出这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O4+KOH=KClO4+H2O,3HClO4+Al(OH)3=Al(ClO43+3H2O,KOH+Al(OH)3=KAlO2+2H2O.
(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 (填化学式,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③与⑧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Cl->Na+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钠(填化学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某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已知1mol该晶体的质量是122.45g,则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45;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3(比值可以用小数表示);1mol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的摩尔质量为12g
B.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C.0.1 mol•L-1的NaHSO4 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D.1molNaCl约含6.02×1023个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加深
B.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
C.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减
D.从上到下非金属的活拨性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由以下四种不同的基团两两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共有(  )
①-CH3    
②-OH   
③-C6H5   
④-COOH.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SiO2),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84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frac{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2)装置a和c的作用分别是_bd和e(填标号,可以多选).
a.除去SO2气体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e.除去反应后多余的氧气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4)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50%.
(5)若用如图2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②(填序号).
(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会产生误差,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或BaSO3被氧化成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向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KMnO4+5NaNO2+3H2SO4═2MnSO4+5NaNO3+3H2O+K2SO4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S元素化合价升高
C.N元素被还原D.KMnO4 作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