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工程技术人员在检测维修高铁时发现,某段铁轨大面积锈蚀,周围大面积森林枯萎.经调查发现附近有一个水泥厂,生产水泥原料是煤矸石,煅烧煤矸石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形成酸雨造成的.政府部门为了我国国民的人身安全果断关闭水泥厂.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
2SO2+O2 $\stackrel{催化剂}{?}$2SO3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a所示.
①图a中△H=-198kJ/mol;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a中A点降低,理由是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②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图b表示L一定时,SO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a. X代表的物理量是温度.
b.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L1>L2,2SO2+O22SO3反应的△H=-198kJ/mol,是放热反应.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左移,SO2平衡转化率减小.
(3)钢铁锈蚀图示如图c所示:
①用箭头画出图c中电子的运动方向
②请你分析高铁铁轨锈蚀的原因是Fe-2e-=Fe2+;由于电解质溶液中有H2CO3溶液,电离出氢离子,2H++2e-=
H2↑发生析氢腐蚀.电解质中又溶于氧气,O2+4e-+2H2O=4OH-,发生吸氧腐蚀.
(4)我国的科技人员为了消除SO2的污染,利用原电池原理,变废为宝,设计由SO2和O2
来制备硫酸,设计装置如图d所示,电极A、B为多孔的材料.
①A极为正极(填“正极”或“负极”).
②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SO2+2H2O-2e-═SO42-+4H+

分析 (1)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为:SO2+H2OH2SO3  2H2SO3+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SO4
(2)①根据参加反应S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的△H之比;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②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如果增大压强,转化率大,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据此判断;
(3)①钢铁腐蚀铁作负极失去电子,C作正极;
②铁作负极失电子变亚铁离子,溶液中氢离子和溶解的氧气得电子,形成原电池;
(4))①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正极上投放的气体是氧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根据硫酸和水的出口方向知,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
②B极上的电极反应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解答 解:(1)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为: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故答案为: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或2SO2+O2 2SO3SO3+H2O=H2SO4 )

(2)①因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所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的△H=-198kJ•mol-1;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故答案为:-198;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②a.由图可知,X越大,转化率越低,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如果增大压强,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大,所以X表示温度;
故答案为:温度;
b.温度升高,转化率下降,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转化率大,所以L1>L2
故答案为:L1>L2;2SO2+O2 2SO3反应的△H=-198 kJ/mol,是放热反应.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左移,SO2平衡转化率减小;
(3)①钢铁的腐蚀,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给正极的C,电子转移方向为:
故答案为:
②Fe-2e-=Fe2+; 由于电解质溶液中有H2CO3溶液,电离出氢离子,2H++2e-=
H2↑发生析氢腐蚀.电解质中又溶于氧气,O2+4e-+2H2O=4OH-,发生吸氧腐蚀;
故答案为:Fe-2e-=Fe2+; 由于电解质溶液中有H2CO3溶液,电离出氢离子,2H++2e-=
H2↑发生析氢腐蚀.电解质中又溶于氧气,O2+4e-+2H2O=4OH-,发生吸氧腐蚀;
(4)①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正极上投放的气体是氧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根据硫酸和水的出口方向知,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
故答案为:正极;
②分析可知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故答案为:SO2+2H2O-2e-═SO42-+4H+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状态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及识金属的腐蚀,涉及的题量较大,综合性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1)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MgO+2H+=H2O+Cu2+
(2)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CH3COOH+OH-=CH3COO-+H2O
(3)Fe2(SO43(写出电离方程式)Fe2(SO43=2Fe3++2SO42-
(4)CO32-+2H+═CO2↑+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CO2↑+H2O+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情况下,分离FeCl3、KCl、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B.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C.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D.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据统计,全球每90秒钟就有1吨钢铁被锈蚀,每年有1.3亿吨钢铁被腐蚀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上面三个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进行反应:CH4(g)+H2O(g)?CO(g)+3H2(g),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请在图2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相关性质如表所示: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Z最高正价是+7价
(1)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X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该同位素为614C (用原子符号表示).
(3)Z单质的电子式为;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NH3+H2O?NH3•H2O?NH4++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Z与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d(填字母)
a.常温下,Z单质为气体,T单质为固体    b.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T强
c.Z的最高正价比Y高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比T强
(5)Z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H3=NH4Cl,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工业上以硫为原料生产硫酸,已知4g硫完全可放出aKJ的热,则
(1)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8akJ/mol.硫酸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催化氧化(生产中保持恒温恒容条件):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该化学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自发.
(3)生产中为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向装置中充入O2                  B.升高温度
C.向装置中充入N2                  D.向装置中充入过量的SO2
(4)恒温恒压,通入3mol SO2 和2mol O2及固体催化剂,平衡时容器内气体体积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 5mol SO2(g)、3.5mol O2(g)、1mol 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E
A.第一次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94.9kJ
B.气体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是该反应达平衡的标志.
C.两次平衡SO2的转化率相等.
D.两次平衡时的O2体积分数相等
E.第二次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等于2/9
(5)某温度下将10mol SO2和5.0mol O2置于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SO2转化为SO3的平衡转化率为0.8.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6.
(6)550℃,A、B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平衡转化率(如图),通常工业生产中采用常压的原因是常压下550°C,SO2转化率已经较高,并比较不同压强下的平衡常数:K(0.10MPa)=K(1.0M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已知:$\frac{1}{2}$O2(g)═$\frac{1}{2}$O2+(g)+$\frac{1}{2}$e-△H1=+587.9kJ/mol    K1
PtF6(g)+e-═PtF6-(g)△H2=-771.1kJ/mol   K2
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  K3
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H=-77.5kJ/mol,K=$\frac{{{K}_{1}}^{2}•{K}_{2}}{{K}_{3}}$(用K1、K2、K3表示)
(2)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T℃、p Pa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v(CO2)=v (FeO)
d.C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②T1温度下,向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达到平衡时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增多(增多或降低)
③T2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测定CO和CO2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T1>T2(填>、<或=),CO2的平衡转化率为66.7%,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与起始时气体的密度之比为25: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