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Cr的配合物K[Cr(C2O42(H2O)2]中,配体有2种,配位原子是O;与C2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填化学式)N2O4
(2)CaO晶胞如图1所示,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3401kJ/mol、NaCl:786kJ/mol. 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CaO大于NaCl.

(3)汽车安全气囊的产生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在NaN3固体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4)从不同角度观察MoS2的晶体结构见图2,已知:Mo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55s1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晶体硅中硅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2
B.电负性:C<S
C.晶体硅和C60比较,熔点较高的是C60
D.Mo位于第五周期VIB族
E.MoS2的晶体中每个M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S原子数目为4
F.MoS2的晶体中Mo-S之间的化学键为极性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②根据MoS2的晶体结构回答:MoS2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其原因是MoS2具有层状结构,Mo与S同层间以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外力作用下层与层间易发生相对滑动
(5)铁和镁组成的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3甲(黑球代表铁,白球代表镁).则该化学式为Mg2Fe,若该合金用M表示,某中储氢镍电池(MH-Ni电池)的结构如图3乙所示.其电池反应为:MH+NiOOH=Ni(OH)2+M.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C.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B.放电时电子由b极到a极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e-=═H2O+M
D.M的储氢密度越大.电池的比能量越高
(6)砷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砷化镓灯泡寿命是变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推广砷化镓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4,晶胞参数α=565pm.砷化镓的晶胞密度=4×$\frac{70+75}{6.02×1{0}^{23}}$÷(565×10-103=5.34g/cm3(列式并计算),m位置Ga原子与n位置A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565pm(列式表示).

分析 (1)某Cr的配合物K[Cr(C2O42(H2O)2]中,配体为C2O42-、H2O,配体中O原子含有孤对电子;
原子数目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1个C原子与1个负电荷可以用N原子替换;
(2)微粒半径、所带电荷晶格能,电荷起主要作用;
(3)在NaN3固体中阴离子为N3-,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
(4)①A.晶体硅中硅原子与周围4个Si原子形成4个Si-Si键;
B.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C.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C60属于分子晶体;
D.Mo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55s1,位于第五周期VIB族;
E.根据图2中下图可知MoS2的晶体中每个M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S原子数目为6;
F.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
②MoS2具有层状结构,Mo与S同层间以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外力作用下层与层间易发生相对滑动;
(5)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Fe、Mg原子数目,进而确定化学式;
A.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NiOOH获得电子生成Ni(OH)2
B.b为正极,a为负极,电子由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
C.充电时为电解池,两极名称为阳极、阴极,放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储氢材料中储氢密度越大,电池的比能量越高;
(6)m位置Ga原子,n位置As原子,利用均摊法可知,计算晶胞中含有Ga原子、As原子数目,表示出晶胞质量,再根据ρ=$\frac{m}{V}$计算;
Ga原子与As原子之间的距离应为晶胞体对角线长度的$\frac{1}{4}$倍,所以晶胞的体对角线为晶胞棱长的$\sqrt{3}$倍.

解答 解:(1)某Cr的配合物K[Cr(C2O42(H2O)2]中,配体为C2O42-、H2O,配体中O原子含有孤对电子,
原子数目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1个C原子与1个负电荷可以用N原子替换,与C2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N2O4
故答案为:2;O;N2O4
(2)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CaO大于NaCl,所以CaO的晶格能大于NaCl的,
故答案为: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CaO大于NaCl;
(3)在NaN3固体中阴离子为N3-,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为直线形结构,
故答案为:直线形;
(4)①A.晶体硅中每个硅原子和4个硅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每个硅原子含有4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含有4个共价键的原子采用sp3杂化,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S元素的非极性大于C元素,所以电负性:C<S,故B正确;
C.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C60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硅晶体熔点高于C60,故C错误;
D.Mo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55s1,位于第五周期VIB族,故D正确;
E.根据图知,每个M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S原子数目是6,故E错误;
F.提供空轨道和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间易形成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不同元素之间易形成的配位键属于极性共价键,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故F错误;
故答案为:BD;
②MoS2结构和石墨相似,根据图片知,MoS2具有层状结构,Mo和S同层间以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外力作用层与层易发生相对滑动,
故答案为:MoS2具有层状结构,Mo与S同层间以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外力作用下层与层间易发生相对滑动;
(5)根据均摊法可知,晶胞中Fe原子数目为8×$\frac{1}{8}$+6×$\frac{1}{2}$=4,Mg原子数目为8,故化学式为:Mg2Fe,
A.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故A正确;
B.为b为正极,a为负极,电子由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故B错误;
C.充电时为电解池,两极名称为阳极、阴极,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MH+OH--e-=M+H2O,故C错误;
D.M为储氢合金,储氢材料氢密度越大,电池的比能量密度越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Mg2Fe;BC;
(6)m位置Ga原子,n位置As原子,晶胞中含有Ga原子数为8×$\frac{1}{8}$+6×$\frac{1}{2}$=4,As原子数目为4,晶胞质量为:4×$\frac{70+75}{6.02×1{0}^{23}}$g,则晶胞密度为4×$\frac{70+75}{6.02×1{0}^{23}}$g÷(565×10-10 cm)3=5.34g.cm-3
Ga原子与As原子之间的距离应为晶胞体对角线长度的$\frac{1}{4}$倍,所以晶胞的体对角线为晶胞棱长的$\sqrt{3}$倍,则m位置Ga原子与n位置A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565 pm,
故答案为:4×$\frac{70+75}{6.02×1{0}^{23}}$÷(565×10-103=5.34;$\frac{\sqrt{3}}{4}$×565.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配合物、等电子体、空间构型、晶体结构与晶胞计算、原电池与电解原理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5℃时,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K的值5×10-2.75
B.随pH增大,$\frac{c(C{H}_{3}COOH)}{c(C{H}_{3}CO{O}^{-})}$增大
C.pH=4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H+)>c(OH-
D.pH=5的溶液中,c(H+)+c(Na+)+c(CH3COOH)-c(OH-)=0.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取草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完全沉淀的pH3.79.69.25.2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将Co3+、Fe3+还原.
(2)制取NaClO3可以将氯气通入到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frac{\underline{\;\;△\;\;}}{\;}$ClO3-+5Cl-+3H2O;实验需要制取10.65克NaClO3,需要的氯气由电解食盐水生成,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的损失,则同时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6.72(标准状况).
(3)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除去Mn2+;使用萃取剂适宜的pH是B(填选项序号).
A.接近2.0          B.接近3.0         C.接近5.0
(4)“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2+与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c(Mg2+)/c(Ca2+)=0.7.
(5)工业上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已知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1.8×10-5mol•L,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1.2×10-2mol•L-4,K2=1.3×10-8mol•L-1.在通入废气的过程中:
①当恰好形成正盐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H4+)>c(SO32-)>c(OH-)>c(HSO3-)>c(H+).
②当恰好形成酸式盐时,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OH-=S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则它们不一定相同的是①分子数②密度③摩尔质量   ④质量  ⑤体积  ⑥摩尔体积  ⑦原子数  ⑧电子数(  )
A.②③④⑦⑧B.②③④⑥⑦C.③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C(选下面的A、B或C);目的是让锌粒与盐酸先反应产生H2,把装置2和3中的空气赶出,避免生成的亚铬离子被氧化.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B(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A.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过量的锌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83.3%(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6)铬的离子会污染水,常温下要除去上述实验中多余的Cr2+,最好往废液中通入足量的空气或氧气,再加入碱液,调节pH至少为5.6才能使铬的离子沉淀完全(铬的离子浓度应小于10-5mol/L).已知Cr(OH)3的溶度积为6.3×10-31,$\root{3}{63}$≈4,lg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电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SO2传感器可监测大气中SO2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固体电解质中O2-向负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写出V2O5电极的电极反应式:SO2-2e-+O2-=SO3
(2)如图2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是一种以石墨为电极的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装置I中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_{充电}^{放电}$Na2S4+3NaBr
①负极区电解质为:Na2S2、Na2S4(用化学式表示)
②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为Cl-+H2O$\frac{\underline{\;通电\;}}{\;}$ClO-+H2↑.
③闭合开关K,当有0.04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a电极上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mL.
(3)如图3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或40%NaOH溶液,电流表指针都不发生偏转;乙组经思考后先添加了一种离子交换膜,然后向图Ⅱ烧杯右侧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或适量40%NaOH溶液,发现电流表指针都发生偏转.
①甲组电流表指针都不发生偏转的原因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直接进行,没有电子沿导线通过.
②乙组添加的是阳(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铁合金及铁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1)已知铁是26号元素,写出Fe2+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
(2)已知三氯化铁固体在300℃以上可升华成含二聚三氯化铁(Fe2Cl6)分子的气体,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你认为该分子是否为平面形分子?否(填“是”或“否”).
(3)六氰合亚铁酸钾K4[Fe(CN)6]俗称黄血盐,它可用做显影剂,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微粒间相互作用类型有ABD(从下列选项中选填代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4)黄血盐在溶液中可电离出极少量的CN-,CN-与CO(填一种即可)互为等电子体.CN-还可与H+结合形成一种弱酸--氢氰酸(HCN),HCN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该分子的σ键和π键数目分别为2,2.
(5)黄血盐溶液与Fe3+反应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该物质最早由1704年英国普鲁士的一家染料厂的工人发现,因此取名为普鲁士蓝,化学式可表示为K4[Fe(CN)6].研究表明它的晶体的结构特征是Fe2+、Fe3+分别占据立方体的顶点,且自身互不相邻,而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与Fe2+、Fe3+配位,K+填充在上述微粒形成的部分空隙中.忽略K+,该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四幅图所示:

根据图可得普鲁士蓝的化学式为KFe2(CN)6,忽略K+,上述四幅晶体结构图中,图丁是普鲁士蓝的晶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含有的官能团是酯基、碳碳双键.
(2)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HO.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11个原子共平面.
(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CH3CH(CH3)-C≡CH、CH3CH2CH2C≡CH、CH3CH2C≡CCH3(写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ml密度为1.065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HNO3溶液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生成Fe(NO32和1.12LNO(标况下,且假定HNO3还原产物仅此一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1NaOH溶液,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含有0.05molFe元素
B.该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63%
C.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是450mL
D.反应中HNO3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