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个烧杯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的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电解生成的某种气体A氧化了I-生成了I2.若A气体和I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5:1反应,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10HCl+2HIO3
③如果不考虑气体产物与烧杯中溶液之间的反应,当乙反应有0.01mol电子转移后停止实验,烧杯中溶液的体积为100mL,则溶液混匀后的pH=13.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放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Cu+O2↑+4H+
③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放100mL 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时的浓度(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CuO(或CuCO3)(填写物质的化学式)0.4(或0.62)g.

分析 (1)①甲为原电池装置,铁作负极,则石墨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
②Cl2氧化了生成的I2,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电子守恒及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来判断反应后I元素的化合价,以此来书写化学反应;
③乙为电解装置,由电子流向可知石墨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根据电解方程式中电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关系计算;
(2)①甲为原电池装置,铁作负极,铁失电子;
②乙装置中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Cu;
③根据电解硫酸铜的化学反应及元素守恒来判断加入的物质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再由溶液的pH的变化计算加入物质的质量.

解答 解:(1)①甲为原电池装置,石墨棒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2H2O+O2+4e-═4OH-
故答案为:2H2O+O2+4e-═4OH-
②Cl2氧化了生成的I2,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盐酸,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设I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5×2×1=1×2×x,解得x=+5,则生成碘酸,所以发生的化学反应为5Cl2+I2+6H2O═10HCl+2HIO3
故答案为:5Cl2+I2+6H2O═10HCl+2HIO3
③乙为电解装置,由电子流向可知石墨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电解反应为2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H2↑+Cl2↑+2OH-,当乙反应有0.01mol电子转生成氢氧根离子为0.01mol,则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1mol/L,所以溶液的pH=13;
故答案为:13;
(2)①甲为原电池装置,铁作负极,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②乙装置中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Cu,其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Cu+O2↑+4H+
故答案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Cu+O2↑+4H+
③由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要使溶液恢复原状态,可加入CuO(或CuCO3),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则c(H+)=0.1mol/L-10-5mol/L=0.1mol/L,n(H+)=0.1L×0.1mol/L=0.01mol,则由电解反应可知析出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由Cu原子守恒可知,m(CuO)=0.005mol×80g/mol=0.4g,或m(CuCO3)=0.005mol×124g/mol=0.62g,
故答案为:CuO(或CuCO3);0.4(或0.62).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即可解答,注意电子守恒在计算中的应用,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Y
C.工业上可通过电解Y的盐溶液来制备Y的单质
D.氧元素分别与X、Y、Z形成的化合物都不止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阴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C.装置③中a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D.装置④中在阴极可以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离子交换膜可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Cd+2NiO(OH)+2H2O  $?_{充电}^{放电}$  2Ni(OH)2+Cd(OH)2
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负极材料是Cd,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填字母代号)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充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③放电时,电子由负极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④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2)写出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2NiO(OH)+2e-+2H2O=2Ni(OH)2+2 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信息一:铬同镍、钴、铁等金属可以构成高温合金、电热合金、精密合金等,用于航空、宇航、电器及仪表等工业部门.
信息二:氯化铬酰(CrO2Cl2)是铬的一种化合物,常温下该化合物是暗红色液体,熔点为-96.5℃,沸点为117℃,能和丙酮(CH3COCH3)、四氯化碳、CS2等有机溶剂互溶.
(1)Fe(26号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2)CH3COCH3分子中含有1个π键,含有9个σ键.
(3)固态氯化铬酰属于分子晶体,丙酮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sp2 ,二硫化碳属于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K[Cr(C2O42(H2O)2]也是铬的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除含离子键、共价键外,还含有有配位键.
(5)金属铬的晶胞如图所示,一个晶胞中含有2个铬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一个化学反应时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从能量形式上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都要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进行分类(将各物质序号填入相应方框中),并在相应空格处作答.

(2)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从外观上很难进行区分,你认为可通过什么实验来区分?(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判断依据).
(3)上述物质中参与了自然界溶洞形成的是③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各100mL倒入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向三份溶液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再向三份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
B.B烧杯中通入的CO2体积为448 mL
C.通入CO2后,不能确定A烧杯中的溶质
D.通入CO2后,C烧杯中溶质成分为NaOH和 Na2CO3,且物质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述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配置硫酸溶液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容量瓶中进行配制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 NaCl固体
C.将混合液蒸馏分离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浸没在混合液中
D.分液时,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