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 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少的;B和E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们的电子层数的2倍,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和C可以形成CA3的化合物.A和D同族,D和.E同周期,请完成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碳;C2的电子式是;BA4的结构式
(2)用电子式表示D2E 的形成过程
(3)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
(4)A2、CA3、BA4、D2E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NH3、CH4.(用化学式表示)

分析 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少的,所以A是氢元素,B和E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B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B为C元素;E为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为6个电子,是硫而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B为C元素,所以C是两个电子层,而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C是氮元素,A和C可以形成CA3的化合物为氨气,A和D同族所以D是钠,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少的,所以A是氢元素,B和E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B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B为C元素;E为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为6个电子,是硫而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B为C元素,所以C是两个电子层,而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C是氮元素,A和C可以形成CA3的化合物为氨气,A和D同族所以D是钠,
(1)B元素的名称是碳;N2的电子式为:,甲烷是碳原子和氢原子间通过共价单键形成的空间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式为:,故答案为:碳;
(2)硫化钠是硫离子和钠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
(3)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
(4)H2、NH3、CH4、Na2S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NH3、CH4,故答案为:NH3、CH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和电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充分考查了学生对书写知识的掌握情况,注意把握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B.可口可乐C.食醋D.洁净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浓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1)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BCD(填序号).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2)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滤浓硫酸的反应及部分产物的性质(装置中的铜丝可适当上下抽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欲使反应迅速停止,可采取的措施为向上(向外)抽动铜丝,使铜丝脱离浓硫酸.
②若装置B试管中加入的试剂为品红试液,通入气体后,现象为品红褪色;如果将装置B试管中换成石蕊试液,则现象为变红.
③若装置C中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溶液会褪色.原因是二氧化硫能将酸性高锰酸钾还原为无色的锰离子.
④为了不使实验中多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试管C中可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如图所示,将6.4g铜与12mL18mol•L-1浓硫酸在试管a中共热.据此回答:
①写出Cu与浓硫酸共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在b处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
④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试管中还有Cu剩余,某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下列药品能证明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确有余酸的是AD(填编号)
A.Fe粉         B.BaCl2溶液
C.FeCl2溶液     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有机物的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发生,因此需要分离提纯.有一种水果香精的合成步骤如下:
Ⅰ合成: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11.5mL(9.3g,0.125mol)正丁醇、7.2mL(7.5g,0.125mol)冰醋酸(乙酸)和3~4滴浓H2SO4,摇匀后,加几粒沸石,再按图1所示装置安装好.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5.00mL水,其水面低于分水去回流支管下沿3~5mm,然后用小火加热,反应大约40min.
Ⅱ分离提纯:
①%2当分水器中的液面不再升高时,冷却,放出分水器中的水,把反应后的溶液与分水器中的酯层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中,用10mL10%碳酸钠溶液洗至酯层无酸性(pH=7),充分震荡后静置,分去水层.
②将酯层倒入小锥形瓶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生成MgSO4•7H2O晶体)
③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转入50mL蒸馏烧瓶中,加几粒沸石进行常压蒸馏,收集产品,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如下:
化合物正丁醇冰醋酸乙酸正丁酯正丁醚
密度/(g/mL)0.8101.0490.8820.7689
沸点/℃117.8118.1126.1143
在水中的溶解性易溶易溶难溶难溶
制备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
2CH3CH2CH2CH2OH $?_{△}^{浓H_{2}SO_{4}}$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CH2CH2OH+CH3COOH$?_{△}^{浓H_{2}SO_{4}}$CH3COOCH2CH2CH2CH3+H2O.
(2)如图1整个装置可看作由分水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组成,其中冷水应从b(填a或b)管口通入.
(3)步骤①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硫酸、乙酸、正丁醇.
(4)在操作步骤②后(即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应先过滤(填实验操作名称),然后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转入蒸馏烧瓶中,如果蒸馏装置如图2所示,则收集到的产品中可能混有正丁醚杂质.
(5)步骤③的常压蒸馏,需控制一定的温度,你认为在bd中加热比较合适(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水       B.甘油(沸点290℃)       C.沙子      D.石蜡油(沸点200~300℃)
(6)反应结束后,若放出的水为6.98mL(水的密度为1g/mL),则正丁醇的转化率约为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2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C.t3 min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D.t3~t4 min时,v正(N)=v逆(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是因为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
C.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次氯酸钙易和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
D.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易结合一个电子而形成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常温常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反比
D.同温同体积时,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