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校课外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乙炔的制取及燃烧性质验证”实验.
①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2+2H2O→Ca(OH)2+CH≡CH↑.
②点燃乙炔前,需要验纯.简述检验可燃气体纯度的操作方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若发出轻微响声,证明气体比较纯净.
③在导管口c处点燃乙炔,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2)该小组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某饱和醇的结构.
①反应前,先对量气管进行第一次读数.反应后,待装置温度冷却到室温,再对量气管进行第二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的操作是保持装置A和装置B液面相平,并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中读数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饱和醇的质量金属钠的质量量气管第一次读数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0.62g5.0g(足量)40mL264mL
0.31g2.5g(足量)40mL152mL
已知该饱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根据上述数据可确定该饱和醇是二元醇.

分析 (1)①实验室使用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
②检验可燃气体纯度的操作方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若发出轻微响声,证明气体比较纯净;
③乙炔燃烧的现象: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2)①读数时,要保持装置A和装置B液面相平,这样得到的数据比较准确;
②根据醇与氢气的物质的量关系确定醇的种类.

解答 解:(1)①实验室使用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H≡CH↑;
②检验可燃气体纯度的操作方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若发出轻微响声,证明气体比较纯净,
故答案为: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若发出轻微响声,证明气体比较纯净;
③乙炔含碳量非常高,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故答案为: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2)①读数时,要保持装置A和装置B液面相平,这样得到的数据比较准确,
故答案为:保持装置A和装置B液面相平;
②由实验1数据可知,△V(氢气)=264-40=224mL,n(氢气)=$\frac{224×10{\;}^{-3}L}{22.4L/mol}$=0.01mol,n(醇)=$\frac{0.62g}{62g/mol}$=0.01mol,故n(醇):n(氢气)=0.01:0.01=1:1,故该醇含有两个羟基,为二元醇,
故答案为:二.

点评 本题考查乙炔气体的制备原理及性质、可燃气体的验纯、气体制备原理、量气管的操作、有关醇的物质的量的计算等知识点,注意基础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①NaCl②CH3COONa ③NH4Cl ④AlCl3 ⑤Ba(OH)2 ⑥Na2CO3⑦NaHCO3⑧NaHSO4⑨NaOH ⑩H2SO4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①⑤⑨⑥⑦②①③④⑧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甲、丙、丁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甲+H2O→丙+丁
(1)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若甲和丙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甲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Na+2H2O=2Na++2OH-+H2↑.
②若丙和丁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CuO,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2)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若甲是一种钠盐,丁为两性氢氧化物,丁的酸式电离方程式为Al(OH)3H++AlO2-+H2O.
②若甲是由N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丙具有漂白性.丁与H2O有相同的电子总数,则丁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机物的命名及名称书写均正确的是(  )
A.CH2Br-CH2Br 二溴乙烷B.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C. 硬脂酸甘油脂D.2,2-二甲基-3-丁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Ca(OH)2B.NaOHC.CsOHD.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与正常血红蛋白相比,硫血红蛋白不能与氧呈可逆的结合.因此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如图1所示为硫血红蛋白的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血红蛋白所含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推断CS2是非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浓硫酸黏度较大的原因是硫酸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3)硫血红蛋白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在图中2用“→”标出N和Fe2+形成的配位键.
(4)铁的金属密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结构,结构如图3所示.则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8.如果铁原子的半径为r pm,列式并计算出该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frac{\sqrt{3}π}{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1)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在该反应中,若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O2的体积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
(1)写出A的化学式CH3CH2OH.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反应③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F>HCl>HBr>HIB.微粒半径:K+>Na+>Mg2+>Al3+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D.第一电离能:Na<Mg<Al<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