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蛇纹石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实验室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取水合碱式碳酸镁,已知:
氢氧化物Fe(OH)3Al(OH)3Mg(OH)2
开始沉淀pH1.53.39.4
实验步骤如图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完成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
(2)检验溶液Ⅱ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与结论是取少量溶液Ⅱ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Ⅱ不含Fe3+;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Ⅱ含有Fe3+
(3)从沉淀混合物B中制取D,应加入一种试剂进行分离,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再进行过滤、洗涤、加热(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操作②中应控制溶液pH的合理范围是C(填序号).
A.小于1.5  B.1.5~3.3  C.7~8   D.大于9.4
(5)为探究所得的水合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的组成,取样7.28g于装置A的玻璃管中,请按由左-→右顺序将如图乙装置连接好(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C-→B-→A-→B-→D-→B(或D),装置C应盛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如果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3.2g,共放出2.64g CO2气体,则x:y:z=3:1:3.

分析 (1)蛇纹石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其中MgO、Fe2O3、Al2O3溶于盐酸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硅不和盐酸反应,沉淀A为SiO2,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
(2)Fe3+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溶液Ⅱ,加入硫氰酸钾后,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色;
(3)依据转化关系分析,过程为了制备水合碱式碳酸镁,所以操作②氢氧化钙需要适量,控制溶液pH小于9.4,不能沉淀镁离子,且使铝离子和铁离子全部生成沉淀,判断沉淀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得到红色氧化物,需要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氢氧化铝为偏铝酸钠溶液,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洗涤后再加热得到氧化铁;
(4)操作②是控制溶液PH,使铁离子和铝离子沉淀,镁离子不沉淀,控制溶液pH小于9.4,但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5)利用水合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的组成,分析判断实验装置的应用,测定分解产物中的水,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分别计算得到,加热分解得到固体为氧化镁;要求加热分解环境不含水、二氧化碳;测定装置不能和空气相连;依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结合测定质量计算得到x、y、z.

解答 解:(1)蛇纹石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其中MgO、Fe2O3、Al2O3溶于盐酸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硅不和盐酸反应,沉淀A为 SiO2,分离固体和溶液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所用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漏斗、烧杯,
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烧杯;
(2)取少量溶液Ⅱ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Ⅱ不含Fe3+;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Ⅱ含有Fe3+
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Ⅱ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Ⅱ不含Fe3+;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Ⅱ含有Fe3+
(3)从沉淀混合物B中制取D,实验流程为了制备碳酸镁,所以操作2氢氧化钙需要适量,控制溶液pH小于9.4,不能沉淀镁离子,且使铝离子和铁离子全部生成沉淀,判断沉淀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加热得到红色氧化物,判断氢氧化铁得到红色物质推断为氧化铁,所以需要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氢氧化铝为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洗涤后再加热得到氧化铁,
故答案为:OH-+Al(OH)3═AlO2-+2H2O;过滤、洗涤、加热;
(4)依据转化关系分析实验目的,过程为了制备碳酸镁,所以操作②氢氧化钙需要适量,控制溶液pH小于9.4,不能沉淀镁离子,且使铝离子和铁离子全部生成沉淀,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碱不能过量,所以pH应控制在7-8最合适,
故答案为:C;
(5)利用水合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的组成,分析判断实验装置的应用,测定分解产物中的水,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分别计算得到,加热分解得到固体为氧化镁;要求加热分解环境不含水、二氧化碳;测定装置不能和空气相连;所以装置连接顺序应为:空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水蒸气→通入加热分解的玻璃管→通过浓硫酸吸收生成水蒸气→通过碱石灰干燥管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或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测定装置,影响实验测定;实验连接顺序为:C-→B-→A-→B-→D-→B(或D);装置C应盛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分解得到固体为MgO,二氧化碳是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的,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3.2g,所以氧化镁的物质的量=$\frac{3.2g}{40g/mol}$=0.08mol/L;共放出2.64g CO2气体,二氧化碳物质的量=$\frac{2.64g}{44g/mol}$=0.06mol;推断碳酸镁物质的量为0.06mol,质量=0.06mol×84g/mol=5.04g;氢氧化镁物质的量为0.08mol/L-0.06mol=0.02mol,质量=0.02mol×58g/mol=1.16g;结晶水的质量为7.28g-5.04g-1.16g=1.08g;物质的量=$\frac{1.08g}{18g/mol}$=0.06mol;则x:y:z=0.06:0.02:0.06=3:1:3,
故答案为:C-→B-→A-→B-→D-→B(或D);氢氧化钠溶液;3:1:3.

点评 本题考查对工艺流程的理解、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条件的控制、离子检验与实验方案设计等,题目较为综合,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是对学生总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B.液溴盛放在用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C.氯水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于阴凉处
D.硅酸钠溶液密封保存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5.32g纯Fe溶于足量稀H2SO4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去氧化溶液中的Fe2+,充分反应后余下的Fe2+还原0.009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则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是(  )
A.-3B.+4C.+3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无色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H2,则下列离子组合中可能的是(  )
A.H+、Cl-、Cu2+、Ba2+B.OH-、NO${\;}_{3}^{-}$、Ba2+、Cl-
C.H+、CO${\;}_{3}^{2-}$、Mg2+、Ba2+D.OH-、NO${\;}_{3}^{-}$、CO${\;}_{3}^{2-}$、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际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制备NaNO2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设计制备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1)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2Na2O2+2H2O=4NaOH+O2↑,2NO+O2=2NO2
(2)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
(3)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于是在A与B装置间增加了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装置,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
实验Ⅱ测定制取的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mL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称量0.10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再取5mL待测液,加入1mL M溶液,后加蒸馏水至10mL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试管编号
NaNO2含量/mg•L-1020406080
(4)步骤b中比较结果是:待测液颜色与④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02的质量分数是:60%.
(5)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5mL 待测液,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振荡,
再加入1mL M溶液,加入至蒸馏水10mL,再振荡,
与④号色阶对比.
紫红色比④色阶浅维生素C 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常温常压下,NO2和N2O4的混合物23g中含有NA个氧原子
C.标准状况下,2.8gN2和2.24L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含有NA个乙醇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将8.0g氧化铜粉末,溶解于2L 浓度为0.2mol/L的盐酸中,再加入适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1)按顺序依次写出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O+2H+=Cu2++H2O、Fe+Cu2+=Fe2++Cu、Fe+2H+=Fe2++H2
(2)求加入的铁粉的质量8.4g?(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
B.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所消耗的NaOH多
C.两种溶液的pH相等
D.取等体积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a倍和b倍,溶液的pH相等,则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草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为:MnO4-+C2O42-+H+→CO2↑+Mn2++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平该反应后,H+的系数是8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D.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2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