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
B.已知图Ⅱ△H<0,由图Ⅱ知,t3时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反应体系温度
C.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
D.Ⅲ在10L容器、850℃时反应,由图知,到4min时,反应放出5.16kJ的热量

分析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分数相同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B.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C.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相等,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t5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D.根据反应热与反应物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 解:A.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分数相对但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T2-T3升高温度,反应物体积分数增大,生成物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A错误;
B.由图Ⅱ知,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故B错误;
C.由图Ⅱ知,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相等,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5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反应在t1时,NH3体积分数最大,故C正确;
D.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1molCO完全转化时放出43KJ能量,当转化(0.30-0.18)mol/L×10L=1.2molCO时放出51.6kJ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图象分析题,难度较大,分析时注意起点、拐点、转折点等特殊点,然后联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方可做出正确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化合物结构中有两种常见官能团的是(  )
A.HOCH2CH2ClB.CH3CH2OHC.CH3COOH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  )
A.用Cu作阴、阳电极,电解CuCl2溶液
B.用Cu作阴、阳电极,电解K2SO4溶液
C.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D.Cu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正极,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1)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制取Fe(OH)3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沸水)$\frac{\underline{\;加热\;}}{\;}$Fe(OH)3(胶体)+3HCl.
(2)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D.Na2O、NaOH、Na2CO3、NaCl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负极,B是该装置阳极,B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2Cu2++2H2O $\frac{\underline{\;电解\;}}{\;}$ 2Cu+O2↑+4H+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1;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CuO,其质量为2g.(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4)MnO2可作超级电容器材料.用惰性电极电解酸性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其阳极的 电极反应式是Mn2++2H2O-2e-═MnO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2NA
B.NA个D2O分子中,含有10NA个电子
C.117克氯化钠固体中,含有2NA个氯化钠分子
D.32克SO2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CH3COOC2H5+NaOH$\stackrel{△}{→}$CH3COONa+C2H5OH.
(2)工业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3)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气的性质,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2NaOH+Cl2═NaClO+NaCl+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返佣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C(填序号).
A.O2        B.Cl2        C.CO2        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