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3a/4 B.12(1-a)/13 C.(1-a)/7 D.6(1-a)/7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 、MnO4-、Na+、Cl-
B.K+、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某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其中两极区间的隔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LiC002=Li1-xC002+xLi。关于该电池的推论错误的是
A.放电时,Li+主要从负极区通过隔膜移向正极区
B.放电时,负极反应xLi-xe-=xLi+
C.充电时,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充电时,负极(C)上锂元素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其中CO的制备原理:HCOOH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制备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的作用是 ,装置中b的作用是 ,c中盛装的试剂是 。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 ,操作2为 ,操作3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素-3-羧酸可由水杨醛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杨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香豆素-3-羧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中间体X易溶于水
D.l mol水杨醛最多能与3 molH2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中加浓硝酸微热后变黄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D.苯与乙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应2A(气)+2B(气) C(气)+3D(气),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I:A、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
途径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 和6mol/L;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各组分百分组成相同
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各组分百分组成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
D.达到平衡时,途径I所得混合气的密度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编 号 | A | B | C | D |
强电解质 | KNO3 | H2SO4 | Ba(OH)2 | BaSO4 |
弱电解质 | CH3COOH | CaCO3 | H2S | NH3·H2O |
非电解质 | SO2 | CO2 | Cl2 | C2H5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可逆反应M+N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D.反应已经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