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A. 2甲基1丁炔 B. 2甲基3丁炔 C. 3甲基1丁炔 D. 3甲基2丁炔
考点: 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分析: 根据加成原理,不饱和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甲基丁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氢原子形成不饱和键,即得到不饱和烃.
解答: 解:2﹣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为.
A.1、2号碳原子之间不可能为三键,不存在2﹣甲基﹣1﹣丁炔,故A错误;
B.2、3号碳原子之间不可能为三键,不存在2﹣甲基﹣3﹣丁炔,故B错误;
C.若在3、4号碳原子之间为三键,则烃为3﹣甲基﹣1﹣丁炔,故C正确;
D.2、3号碳原子之间不可能为三键,不存在3甲基2丁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烷烃判断相应的不饱和烃,难度较大,会根据烷烃结构去掉相邻氢原子形成不饱和键,注意不能重写、漏写.也可以根据加成原理写出选项中与氢气加成的产物,进行判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水解得B和C,B氧化可以得到C或D,D氧化也得到C。若M(X)表示X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是( )
A.M(A)=M(B)+M(C)
B.2M(D)=M(B)+M(C)
C.M(B)<M(D)<M(C)
D.M(D)<M(B)<M(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Ba(OH)2溶液滴入到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Al3+ B. Al(OH)3 C. AlO2﹣ D. Al3+和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2H4+3O22CO2+2H2O
B. H2+Cl22HCl
C. CH2=CH2+Br2→
D. CH3﹣CH3+2Cl2CH2Cl﹣CH2Cl+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0.5NA
B. 28 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 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 g,其原子数为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不能使溴水褪色
C.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 H2反应
D. 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含Na+的溶液中还可能含有NH4+、Fe3+、Br-、CO32-、I-、SO32-。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
溶液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
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B.取样,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C.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
D.取样,加足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化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