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使温室效应增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C.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
D.实验室里熔化氢氧化钠时,可选用石英坩埚和铁坩埚

分析 A.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出二氧化碳外还有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
B.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由于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故NaHCO3在溶液中析出;
C.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D.石英坩埚与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 解:A.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出二氧化碳外还有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大,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仅仅有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B错误;
C.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故C正确;
D.石英坩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石英坩埚熔化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环境污染、二氧化硅的用途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环境、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1)在人体中进行Fe2+$?_{②}^{①}$Fe3+的转化时,①中的Fe2+作还原剂,②中的Fe3+作氧化剂.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4)实验室配置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通常向里面加入还原性铁粉,这样操作的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Fe+2Fe3+=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C→A→B→D→E(均用字母填写).
(2)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3)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
(4)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4.4,终点时颜色变化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5)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6)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frac{80c(V{\;}_{2}-{V}_{{\;}_{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的流程如下:

(1)溶解: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写化学式).
(2)氧化: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6Fe2++6H++ClO3-$\frac{\underline{\;加热\;}}{\;}$6Fe3++Cl-+3H2O.
已知: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3H2O.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可供选择的试剂: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3)除铁: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SO43+6H2O+6Na2CO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
(4)沉淀: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沉淀需洗涤,洗涤的操作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5)溶解: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防止因温度降低,CoCl2晶体析出.

(6)灼烧:准确称取所得CoC2O4 1.470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0.830g氧化钴,写出氧化钴的化学式Co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12通入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C.常温常压下,53.5 g NH4Cl晶体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4 NA
D.常温常压下,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大于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HCN的结构式:H-C≡N
B.S2-的结构示意图:
C.HClO的电子式:
D.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51的铯原子:$\stackrel{137}{86}$C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H)3 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B.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AlO2+CO2+2H2O=Al(OH)3↓+HCO3-
C.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Fe(OH)3 反应生成 Na2FeO4 :3ClO-+2Fe(OH)3=2FeO${\;}_{4}^{2-}$+3Cl-+H2O+4H+
D.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2Al3++3S2-=Al2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98K时,2H2S(g)+SO2(g)═3S(s)+2H2O(l)能自发进行,则其△H>0
B.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C.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会使测定出的氨水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D.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涉及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CO2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为减少SO2的排放,可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