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如图所示装置可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 |
B. |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 |
C. | ![]() 如图所示装置能构成锌铜原电池 | |
D. |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中分馏石油 |
分析 A.碘的CCl4溶液互溶,但沸点不同;
B.温度计测定温度,泡沫和硬纸板可隔热,搅拌器搅拌液体;
C.左侧烧杯发生化学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
解答 解:A.碘的CCl4溶液互溶,但沸点不同,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馏法,故A错误;
B.温度计测定温度,泡沫和硬纸板可隔热,搅拌器搅拌液体,则图中装置可测定中和热,故B正确;
C.左侧烧杯发生化学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应将电解质互换,故C错误;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中和热测定、原电池、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燃烧热) | |
B. | OH-(aq)+H+(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 | |
C. | 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反应热) | |
D. | 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Cl3溶液中:K+、Na+、SO42-、SCN- | |
B. | 在强碱性溶液中:K+、Na+、CO3-、AlO2- | |
C. | 在盐酸溶液中:K+、Fe2+、SO32-、NO3- | |
D. | 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K+、HCO3-、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A | 578 | 1 817 | 2 745 | 11 578 |
B | 738 | 1 451 | 7 733 | 10 5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 为电池的正极 | |
B. | 电池充电反应为 LiMn2O4=Li1-xMn2O4+xLi | |
C. | 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
D. | 放电时,溶液中 Li+从 b 向 a 迁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操作 | 现象 |
向反应瓶中加入6.5g锌粉,然后加入50mL 1.0mol•L-1的FeCl3溶液,搅拌 |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溶液为浅绿色,反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 |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 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
操作 | 现象 |
将5mL 1.0mol•L-1的FeCl3溶液与0.65g锌粉混合 |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几乎没有气泡 |
将5 mL 0.2 mol•L-1(或pH=0.7)的盐酸与0.65g锌粉混合 | 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