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表述以下事实:
(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①实验室配制的CuSO4溶液,常常出现浑浊,可采取在配制时加入少量
 
,防止浑浊.
②泡沫灭火器中盛放的灭火剂包括Al2(SO43溶液(约1mol/L)、NaHCO3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①CuSO4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易变浑浊;
②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发生互促水解生成Al(OH)3和CO2
解答: 解:(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
(2)①实验室配制的CuSO4溶液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Cu2+水解产生Cu(OH)2而导致产生浑浊;应加入少量H2SO4,可抑制水解,故答案为:H2SO4
②Al2(SO43溶液水解成酸性,NaHCO3溶液水解成碱性,二者发生互促水解生成Al(OH)3和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点评:该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判断和应用,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盐类水解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盐类水解的含义、特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制备铝是电解熔融的AlCl3
B、可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C、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D、热的纯碱可用于除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磷酸钙为原料的化工业俗称磷化工.已知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请计算每生产1吨的白磷,至少耗焦炭多少吨?反应中有多少摩尔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是四种短周期元素,乙原子中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乙原子核外电子数少1;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丁原子核电荷数比丙原子核电荷数多2.请回答:
(1)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3)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4)甲与丁两种元素可组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请写出此过程中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完成如表空白处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及酸碱性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14
1s22s22p63s23p5
第二周期第VA主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且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固体M.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R:
 

(2)按要求写下列反应方程式:
H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
 
;D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检验气体C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排放X与Y、Z与Y形成的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Z元素的氢化物沸点比Y元素的氢化物低
C、X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相遇会产生白烟
D、W的氢化物会被还原,但不会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