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BrCl的化学性质和Cl2相似,Cl2与水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rCl+H2O=HCl+HBrO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B.弱碱性条件下,甲酸乙酯能与氢氧化铜反应,乙酸乙酯也能与氢氧化铜反应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CO2与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SiO2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分析 A.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B.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铜不反应;
C.甲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CO2与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都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 解:A.BrCl+H2O=HCl+HBrO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甲酸乙酯含有醛基,能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铜不反应,故B错误;
C.甲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为苯甲酸,而苯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故C错误;
D.CO2与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都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性质的异同,不能一概而论,注意把握反应的机理,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2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B.5.6 g的Fe在足量Cl2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A
C.0.1 mol•L-1 Na2SO4溶液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①Fe(s)+CO2(g)?FeO(s)+CO(g)?K1
②Fe(s)+H2O(g)?FeO(s)+H2(g)?K2
③H2(g)+CO2(g)?H2O(g)+CO(g)?K3
又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K1、K2数值如表:
温度℃K1K2
5001.003.15
7001.472.26
9002.401.6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mol/L,2分钟后建立平衡,则CO2的转化率为50%,用CO表示反应速率为0.5mol/(L•min).
(2)反应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H{\;}_{2}]}{[H{\;}_{2}O]}$,此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装置中进行,能充分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B.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B.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C.气体的总分子数不再改变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若900℃时进行反应 ③,其平衡常数K3为1.5(求具体数值),焓变△H>0(填“>”、“<”、“=”).若已知该反应仅在高温时自发进行,则△S>0(填“>”、“<”、“=”).
(4)若500℃时进行反应 ③,在某时刻时C(H2)=C(CO2)=C(H2O)=C(CO),则此时否(填“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此时该反应正在向逆(填“正”、“逆”)方向进行,理由为:浓度商=$\frac{[CO]•[H{\;}_{2}O]}{[H{\;}_{2}]•[CO{\;}_{2}]}$=1>K3,所以此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Ⅰ.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润洗过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或2滴酚酞溶液
⑤滴入一滴标准液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立即停止滴定,记录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①④⑤.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乙中.(从图中选填“甲”或“乙”)
(3)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大的是:DE(填编号)
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结束时仰视滴定管,并记录数据
E.滴定过程中有一滴标准液飞溅出锥形瓶
(4)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II.利用中和滴定的原理,在工业生产中还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测定物质含量.
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状TiO2
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TiO2粒子的大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
(5)除去TiCl4含有的杂质A3+可选用调节pH的方法使其转化为A(OH)3沉淀除去.,已知A(OH)3的ksp≈1×10-32,若想将A3+完全沉淀(不考虑钛离子的沉淀),则溶液的pH一定不能小于5.(c(A3+)≤1×10-5时,即可认为完全沉淀)
(6)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
(7)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8)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1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frac{cvM}{1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研究小组拟用定量的方法测量Al和Fe分别与酸反应的快慢,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1)检查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手捂住锥形瓶,观察乙中长导管内液面是否上升.
(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段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测量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3)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4)已知:①Fe(s)+$\frac{1}{2}$O2(g)=FeO(s)△H1=-272.0kJ•mol-1
②2Al(s)+$\frac{3}{2}$O2(g)═Al2O3(s)△H2=-1675.7kJ•mo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Al(s)+3FeO(s)═Al2O3(s)+3Fe(s)△H=-859.7 kJ•mol-1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不能(填“能”或“不能”),
你的理由是成本太高,无经济利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过如图1实验测出,烧杯中的温度降低.

(1)Ba(OH)2•8H2O跟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8H2O+2NH3•H2O.
(2)从反应热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从基本反应类型上分析,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Ⅱ.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温度计.
(2)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a.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为57.3kJ•mol-1).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mol•L-1 50mL NaOH溶液和0.50mol•L-130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H=-53.5kJ•mol-1,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cd(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

(1)电源电极X名称为负极.
(2)电解池中溶液pH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A池增大,B池减小,C池不变.
(3)B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通电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 况),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25mol/L.
(4)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OH-+H2↑+Cl2↑;室温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均衡的膳食结构可以保障身体健康.
①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C,蔬菜生吃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原因是维生素C受热易被氧化(或维生素C受热易分解).
②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等质量的上述物质提供能量最多的是油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五项中的(  )
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