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B.X元素可能为金属,也可能为非金属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由转化关系图可以看出,A这种单质与强碱发生反应,生成了两种产物B和C,而且B和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B和C又可以在强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单质A,那么可以看出反应①应该是A物质的歧化反应,反应②应该是关于一种元素的归中反应,则可以知道B和C中应该分别含有A的负价态物质以及正价态物质,则A可能为Cl2或S,应为非金属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X应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A可能为Cl2或S,则X为非金属,故B错误;
C.上述①②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相同,不是可逆反应,故C错误;
D.据这两个反应特点知A元素在①反应中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②是BC生成单质A,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①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注意把握非金属元素的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的特征应用,关键是理解金属无负价,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已知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则含40g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B.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当有3NA个电子转移时,此反应的△H变为-46.2kJ•mol-1
C.已知2H2O(l)═2H2(g)+O2(g)△H=+571.6kJ•mol-1,则氢气燃烧热为285.8kJ/mol
D.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溶液时,容量瓶里有少许蒸馏水不会影响溶液浓度
B.NaHCO3•10H2O晶体灼烧后,得到NaHCO3粉末
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
D.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用氨水比用NaOH溶液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Al3+、Ba2+、NH4+、Fe2+、Fe3+、CO32-、SO42-、SiO3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其现象及转化如图.反应过程中有一种气体是红棕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题意不进行实验即可判断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O32-、SiO32-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D(填序号).
A.X中肯定存在Fe2+、Al3+、NH4+
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
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沉淀K可能有Al(OH)3
D.溶液X中,一定没有NO3-
(3)产生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
(4)转化⑥发生反应的现象为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5)转化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6)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如何确定其是否存在?可以另取X溶液,先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有Fe3+,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持续滴加过量NaOH,沉淀减小但不消失则有Al3+(简述操作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溶液:①硝酸钡溶液   ②碘水  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④氯化铁溶液   ⑤品红溶液,其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温度时,把1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10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4s时,NO2的浓度为0.04mol•L-1,再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这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4 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
C.平衡时容器内含0.4 mol N2O4
D.平衡时容器内含0.8 mol 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常温下,Ksp[Mg(OH)2]=5×10-12,若某溶液常温下刚析出Mg(OH)2固体时,c(Mg2+)=5×10-2mol/L,则此时溶液的pH=.
(2)已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又知CH3COOH溶液加到NaH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常温下NH4HCO3溶液的pH7(填“>”、“<”或“=”).
(3)25℃时,pH=11的K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1mol/L.
(4)25℃时,pH=11的K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3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由于溶液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500mLNa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加入100mL2mol/L的稀硝酸(过量)处理沉淀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取上述最后反应后的滤液稀释到1000mL,求稀释后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