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应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
C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也可能为放热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20 g 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    kJ的热量。 
(2)用含2 mol H2SO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此反应的中和热为      。 
(3)如果将(1)反应中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1)放出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   (  )。
A.2H2(g)+O2(g)=2H2O(l) ΔH1;2H2(g)+O2(g)=2H2O(g) ΔH2
B.S(g)+O2(g)=2SO2(g) ΔH1;S(s)+O2(g)=2SO2(g) ΔH2
C.C(s)+O2(g)=CO(g) ΔH1;C(s)+O2(g)=CO2(g) ΔH2
D.H2(g)+Cl2(g)=2HCl(g) ΔH1H2(g)+Cl2(g)=HCl(g) Δ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用燃烧分析法测定某有机物中碳和氢等元素的含量,随后又对其进行了性质探究。将已称量的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样品全部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分别测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可能用到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D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气体流向连接实验装置B→        →C→A→D→        (用装置编号填写)。
(2)B装置中制O2时所用的药品是                                            。实验中,开始对C装置加热之前,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                                    ;停止加热后,也要再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                                   .
(3)已知取2.3g的样品X进行上述实验,经测定A装置增重2.7g,D装置增重4.4g。试推算出X物质的实验式                          
(4)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实验测得:2.3g的 X与过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560mLH2(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且已知X分子只含一个官能团。查阅资料后,学生们又进行了性质探究实验:实验一:X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氧化最终生成有机物Y;实验二:X与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有机物Z。则:①写出实验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除去Z中混有的Y所需的试剂和主要仪器是                          
(5)若已知室温下2.3g液态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可放出68.35kJ的热量,写出X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已知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1 mol N和3 mol H生成1 mol NH3(g)是________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
(2)由 mol N2(g)和 mol H2(g)生成1 mol NH3(g)过程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kJ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和热的数值是57.3kJ/mol。下列酸、碱溶液混合产生的热量等于57.3kJ的是(  )
A.1mol/L的稀HCl溶液与1mol/L的稀NaOH溶液
B.1mol/L的稀H2SO4溶液与1mol/L的稀Ba(OH)2溶液
C.1 L 1mol/L的稀HCl溶液与2 L 1mol/L的稀NaOH溶液
D.1 L 1mol/L的稀H2SO4溶液与1 L 1mol/L的稀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反应
B.已知:CH4(g)+O2(g)=2H2O(l)+CO(g) ΔH,则ΔH表示CH4的燃烧热
C.恒温恒压时,将2 mol A和1 mol B投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充分反应后测得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该反应的ΔH=-Q kJ/mol
D.由4P(s,红磷)=P4(s,白磷) ΔH=+139.2 kJ/mol,可知红磷比白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已知甲和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10电子的阳离子,乙是碱性气体。1 mol乙通入足量强酸溶液中与H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写出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是CO2,用CO2和NH3反应可以合成尿素,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为如下两步。
第一步:2NH3(l)+CO2(g)H2NCOONH4(l)(氨基甲酸铵) ΔH1
第二步:H2NCOONH4(l)H2O(l)+H2NCONH2(l)(尿素) ΔH2
在一体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 mol氨和1 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Ⅰ所示。

①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________步反应决定。
②反应进行到10 min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如图Ⅰ所示,则前10 min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
③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Ⅱ所示,则ΔH2________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50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t1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t2
步骤三: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t3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三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轻轻地振荡烧杯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3)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