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分别在250℃和T℃下将1mol CO和2molH2充入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2OH(g)△H=a kJ/mol,结合如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B.a>0
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积体积,CO质量分数增大
D.平衡常数K:T℃时大于250℃

分析 依据先拐先平的判断方法可知T<250℃,升高温度,甲醇物质的量减少,平衡逆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A.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故在反应过程中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积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移;
D.△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

解答 解:依据先拐先平的判断方法可知T<250℃,升高温度,甲醇物质的量减少,平衡逆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A.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故在反应过程中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H<0,即a<0,故B错误;
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积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移,CO的物质的量减少,CO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所以CO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H<0,即a<0,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所以平衡常数K:T℃时大于25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由明确图象中量的变化来分析反应速率、转化率、影响平衡的移动因素等,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戊二醛(OHCCH2CH2CH2CHO)在pH为7.5~8.5时,杀菌消毒的作用最强,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真菌、病毒,其作用较甲醛强2~10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二醛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臭氧等消毒剂相同
B.1 mol 戊二醛分子可被1 mol Cu(OH)2完全氧化
C.CH3CH═CHCH2COOH与戊二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10g戊二醛完全燃烧需消耗0.6 mol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与500mL1mol/LNaNO3中的NO3-浓度相等的是(  )
A.100mL 2mol/L NH4NO3溶液B.40mL 0.5mol/L Ca(NO32溶液
C.50mL 1.5mol/L Al(NO33溶液D.150mL 1mol/L Mg(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在某些化工厂附近的酸性气氛中,钢铁易发生析氢腐蚀,发生析氢腐蚀时的正极反应是:①2H++2e-=H2↑;多数情况下钢铁是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②O2+4e-+2H2O═4OH-,③总反应式为:2Fe+2H2O+O2=2Fe(OH)2
 ④最后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
(2)泡沫灭火器内分别盛有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使其混合产生大量的泡沫用来灭火,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3)阿司片林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等,其结构简式为:它的化学式为C9H8O4,其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写官能团的名称),下列反应能发生的是(填字母):A、B、D(选项:A取代反应、B水解反应、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该化合物1mol最多能跟3mol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Ⅰ、Ⅲ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Na2SO3、H2O(填化学式).
(2)A的化学式是H2SO4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
(4)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从C(填序号)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A.质量守恒  B.电荷守恒  C.电子守恒  D.元素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除了酸以外,某些盐也能溶解沉淀.利用下表三种试剂进行实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分散质Mg(OH)2HClNH4Cl
备注悬浊液1mol/L1mol/L
A.向①中加入②,c(OH-)减小,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B.向①中加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物质的“不溶性”是相对的
C.向①中加入③,沉淀溶解,说明Mg(OH)2比NH3•H2O更难电离
D.①③混合后发生反应:Mg(OH)2(s)+2NH4+?Mg2++2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常用离子化合物甲来制备氮气.取6.4g的甲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2.24L(标准状况下测定,下同)的氮气和3.6g的水.另取相同质量的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能收集到2.24L气体乙,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NH4NO2;乙的电子式
(2)若将足量的气体乙通入均为0.3mol•L-1的以下溶液中,最终没有沉淀产生的是A、D.
A.NaNO3     B.Fe(NO33       C.Al(NO33       D.AgNO3
(3)NO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填“可能”或“不能”)发生反应,判断理由是NO中的氮的化合价为+2价,NH3中的氮的化合价为-3价,因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3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该地区PM2.5严重超标.研究表明,PM2.5约60%来源于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而成的二次颗粒物.这些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因此,控制、治理PM2.5污染源成为环保的重要课题.
(1)研究表明,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空气中的某些分子产生活性基团OH,如图1所示,OH与NO2的反应为
NO2+OH→HNO3.写出OH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OH+NO=HNO3+H2O,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N.
(2)如图2所示的电解装置能吸收和转化NO2、NO和SO2.阴极排出的溶液中含S2O42-离子,能吸收NOx气体,生成的SO32-可在阴极区再生.请将S2O42-吸收NO2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S2O42-+2NO2+8OH-→8SO32-+1N2+4H2O
(3)已知上述电解装置阳极反应为:SO2-2e+2H2O→SO42-+4H+,阴极生成的吸收液每吸收标准状况下7.84L的气体,阳极区新生成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100g,则被吸收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3:4.
(4)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等.请你结合信息,给出降低PM2.5排放的对策(至少两条):采用新能源、减少机动车有害尾气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a(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NO3-+e-+2H+=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