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3-CH═CH2B.C.CH3-CH3D.

分析 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共线、共面分析判断,注意单键可以旋转,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丙烯中含有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甲苯中含有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错误;
C.乙烷为饱和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C错误;
D.苯环具有平面形结构,碳碳三键具有直线形结构,可位于同一平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尿素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
(1)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CO(NH22].
已知:
①H2O(l)=H2O(g)△H1=+44.0 kJ•mol-1
②H2NCOONH4(s)=CO(NH22(s)+H2O(g)△H2=+116.5kJ•mol-1
③2NH3(g)+CO2(g)=H2NCOONH4(s)△H3=-159.5 kJ•mol-1
则反应 2NH3(g)+CO2(g)=CO(NH22(s)+H2O(1)的△H=-87kJ.mol-1
(2)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2NH3(g)+CO2(g)=CO( NH22( s)+H2O(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设原料气体中的 NH3和CO2的物质的之比(氨炭比) $\frac{n(NH_{3})}{n(CO_{2})}$=x.图是氣炭比(x)与 CO2平衡转化率[a(CO2)]的关系.a (CO2)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NH3的量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增大CO2的转化率.
③图中A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32%.
④在T℃,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6mol NH3和3mol CO2,反应达到平衡时,c(NH3)=0.2mol•L-1,c(CO2)=0.1mol.L-1.若保持T℃和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向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3mol NH3,则此时反应的V> V逆逆(填“>或“=”).再次平衡后,平衡常数为250.
(3)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也能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反应产物中有两种无毒无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NH22+H2O+3Cl2=N2+CO2+6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这种“淘米水”是胶体
B.“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与漂白粉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C.新型能源生物柴油和矿物油主要化学成分相同
D.铝热反应中可得到铁,工业上可以利用该反应来大量生产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100℃时,将0.200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真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格:?
0246810
c(N2O40.100c10.050c3ab
c(NO20.0000.060c20.1200.1200.120
试填空:?
(1)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60%,表中c2>c3、a=b(填“>”、“<”或“=”).
(2)2min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0.070mol/L,在0~2min时间段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5mol/(L•min).
(3)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36
(4)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0.20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C.下列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最丰富的是(  )
A.植物油B.馒头C.牛肉D.橙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蒸馏水C.自来水D.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用18mol/L浓硫酸配制100mL 1.0mol/L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玻璃棒    C.托盘天平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5.6ml.实验时必须选用的仪器是(填入字母)BEFGH
20090204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C
A.使用容量瓶前需检查它是否漏水
B.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液面离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
D.定容后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CD
A.定容时俯视读数
B.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入蒸馏水至与刻度线相切
C.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在配制前用稀硫酸润洗容量瓶后,未用蒸馏水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Ksp(AgCl)=1.8×10-10,若向50mL 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 0.020mol•L-1的盐酸(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计算:
(1)混合溶液的pH.
(2)混合后溶液中的Ag+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反应2A (g)?B(g)+D(g) 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 的浓度(mol•L-1) 随反应时间 (min)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时间
浓度
温 度
0102030405060
1800℃1.0c10.670.570.500.500.50
2800℃1.0c2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4820℃1.00.400.250.200.200.20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间是40min,实验4达到平衡的时间是30min.
(2)C1大于C2 (填“大于”“小于”“等于”);C3=1.0mol•L-1
(3)实验4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快(填“快”或“慢”),原因是实验4的温度比实验1高,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4)如果2A (g)?B(g)+D(g) 是一个放热反应,那么实验4与实验1相比,实验1 放出的热量多,理由是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