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O2反应后,可得3.5 g固体,据此可判断其生成物为( )
A.只有Na2O2 B.只有Na2O
C.Na2O2和Na2O D.无法确定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金属铝的生产是以Al2O3为原料,与冰晶石(Na3A1F6)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其电极均由石墨材料做成,则电解时不断消耗的电极是 (填“阴极”或“阳极”),冰晶石的作用为 。
(2)铝电池性能优越,A1-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化学反应为2Al+3Ag2O+2NaOH=2NaAl02+6Ag+H20,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已知:kJ/mol
kJ/mol
kJ/mol
的ΔAH= 。
Ⅱ.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右图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1 mol NH3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ΔH的数值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通入到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 。
A.增大压强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Ⅲ.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铁矿(FeS2)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一个反应为,有3 m01FeS2参加反应,转移 mol电子。
(2)氯化铁溶液称为化学试剂中的“多面手”,写出SO2通入氯化铁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Ⅳ.锰及其化合物应用越来越广泛,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制备Mn02的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04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现以铅蓄电池为电源电解酸化的MnS04溶液,如图所示,铅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当蓄电池中有4 mol H+被消耗时,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nO2的理论产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2 g Cu与HNO3溶液(8 mol·L-1,30 mL)充分反应,HNO3溶液的还原产物有NO和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mol,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为( )
A.amol B.(0.24-a)mol C.(0.1+a)mol D.(0.14+a)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NO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
B. | C2H4 | 溴水 | 溶液褪色 | 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C. | SO2 | 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还原性 |
D. | NH3 | Mg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NH3有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