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 (s)+4CO (g) Ni(CO)4 (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 25 | 80 | 230 |
平 | 5×104 | 2 | 1.9×10﹣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生成Ni(CO)4 (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25℃时反应Ni(CO)4 (g) Ni (s)+4CO (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 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
D. 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则此时v(正)>v(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的H+离子浓度等于10-12mol/L的溶液中:Na+、K+、NO3-、HCO3-
B.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C.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CO32-、Cl-、F-、NH4+
D.c(H+)/c(OH-)=1012的溶液中:NH4+、NO3-、Cl-、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100mL0.1mol/L Na2SO4溶液中Na+离子浓度相同的是( )
A.10mL 1mol/L Na2SO4溶液 B.50mL 0.2mol/L NaCl溶液
C.10mL0.2mol/L Na2SO4溶液 D.200mL 0.1mol/L Na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油脂的是( )
A. 甘油 B. 润滑油 C. 汽油 D. 花生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
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有甜味,属于碳水化合物
B.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是果糖
D.能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临海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C.pH越大,该漂白剂的漂白性能越好
D.25℃,pH=3时,NaClO2溶液中:c(Na+)+(H+)=c(ClO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三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最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正丁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图:
已知:正丁醇沸点118℃,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沸点340℃,酸性条件下,温度超过180℃时易发生分解。
由邻苯二甲酸酐、正丁醇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操作流程如下:
① 向三颈烧瓶内加入30g(0.2mL)邻苯二甲酸酐,22g正丁醇以及少量浓硫酸。
② 搅拌,升温至105℃,持续搅拌反应2小时,保温至反应结束。
③ 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倒出,通过工艺流程中的操作X,得到粗产品。
④ 粗产品用无水硫酸镁处理至澄清→取清液(粗酯)→圆底烧瓶→减压蒸馏,经过处理得到产品20.85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②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分离出产物水的目的是 。判断反应已结束的方法是 。
(2)上述实验可能生成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填一种即可)
(3)操作X中,应先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粗产品,纯碱溶液浓度不宜过高,更不能使用氢氧化钠;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产物有什么影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操作X中,分离出产物的操作中必须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
(5)粗产品提纯流程中采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
(6)本实验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式量是278)的产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上第五次月考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 ΔH= +Q kJ·mol-1(Q>0)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等于Q kJ
D.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极上析出0.54 g A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0.01 mol
B.该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C.Al电极的反应式为:Al-3e-+3OH-=Al(OH)3
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O+2e-+2H+=Ag+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