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①NaAlO2;②NaHCO3;③Fe(OH)3 ④FeCl3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不科学的是
A.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Na2CO3:通入过量CO2气体
B.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与碱共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C.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H4Cl:置于坩埚中加热
D.SO42-的检验:溶液先用HNO3酸化,然后滴加Ba(NO3)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西藏林芝一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酒精灯内焰灼烧蘸有小苏打粉末的铂丝时,能观察到黄色火焰
B. 粗盐提纯的蒸发实验中,需等到晶体全部析出后才能熄灭酒精灯
C.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先通入足量氢气后再点燃酒精灯
D.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紧贴试管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西藏林芝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被称作“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①回收再利用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等资源 ②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开发推广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④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⑤研制开发新型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l.7gNH3含有的电子数目为NA
C. 0.1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Na+的个数为0.2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B.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火坩埚
C.明矾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和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铜、石墨均导电,但他们都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五校高二上联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陶瓷、光学玻璃、建筑等行业。碳化法生产碳酸钡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BaSO4;Ba(HS)2溶液呈弱碱性;2BaS+2H2O=Ba(OH)2+Ba(HS)2。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的电子式为 ;当温度过高时,尾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会升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
(3)碳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脱硫过程是用Na2CO3溶液将BaCO3浆液中含有的BaS2O3除去:CO32-+BaS2O3=BaCO3+S2O3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已知Ksp(BaCO3)=2.5×10-9,Ksp(BaS2O3)=1.6×10-5】。
(5)Ba(HS)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6)BaCO3不能用于医疗用的“钡餐”,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