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 | |
B. | 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 Cl2 有漂白性 | |
C.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l- | |
D. | 向氯水中加入 NaHCO 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
分析 氯气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溶液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溶液中HCl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而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 解: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
A.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I2,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故A正确;
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不能说明 Cl2有漂白性,故B错误;
C.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故C正确;
D.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水的性质,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 Br2+6 Cl- | |
B. |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 Al(OH)3↓+3BaSO4↓ | |
C. | NH4HCO3稀溶液与过量的KOH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 | |
D. | 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大于110.5 kJ | |
B. | ①的焓变为221 kJ•mol-1 | |
C. | 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热为57.3 kJ | |
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r(Y)<r(X)<r(W)<r(Z) | |
B. | 元素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W的强 | |
C. | 元素Y、W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
D. | 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 |
B. |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 |
C. | 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 |
D. |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