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R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Q的1:1型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是直线型分子(立体构型).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弱于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frac{\underline{\;\;△\;\;}}{\;}$3SO2+2H2O.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氧化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NaNO2

分析 由短周期元素Q、R、T、W所处的位置,可确定T、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Q、R为第二周期元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元素,故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
(1)T的为A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3;R的最简单氢化物为氨气;Q的1:1型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为CH≡CH;
(2)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可比较非金属性;
(3)W为S,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为浓硫酸,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4)R为N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甲为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氧化产物中N元素化合价,进而确定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

解答 解:由短周期元素Q、R、T、W所处的位置,可确定T、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Q、R为第二周期元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元素,故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
(1)T的为A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3,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R的最简单氢化物为氨气,其电子式为;Q的1:1型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为CH≡CH,C为sp杂化,为直线分子;
故答案为:;直线;
(2)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可比较非金属性Q<W,故答案为:弱于;
(3)W为S,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为浓硫酸,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frac{\underline{\;\;△\;\;}}{\;}$3SO2+2H2O,
故答案为:S+2H2SO4(浓)$\frac{\underline{\;\;△\;\;}}{\;}$3SO2+2H2O;
(4)R为N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甲为NO,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设氧化产物中N元素化合价为a,根据电子转移守恒:2(a-2)=0.5×4,解得a=3,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NaNO2
故答案为:NaNO2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用语及氧化还原反应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SO2)=4mol•L-1•min-1B.V(O2)=3mol•L-1•min-1
C.V(SO3)=0.1mol•L-1•S-1D.V(O2)=0.1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天然气和可燃冰(mCH4•nH2O)既是高效洁净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可燃冰(mCH4•nH2O)属于分子晶体.
(2)已知25℃、101kPa 时,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5.64kJ热量,则该条件下反应CH4(g)+2O2 (g)═CO2 (g)+2H2O (l)的△H=-890.24kJ/mol
(3)甲烷高温分解生成氢气和碳.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反应时要通入适量空气使部分甲烷燃烧,其目的是提供甲烷分解所需的能量.
(4)用甲烷空气碱性(KOH溶液)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CuCl2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①a电极名称为负极.
②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③假设CuCl2溶液足量,当某电极上析出3.2g 金属Cu时,理论上燃料电池消耗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8L(空气中O2体积分数约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1220kJ/mol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O2(g)=2NO(g)△H=+183KJ/mol.
②已知该反应的△S﹦247.7J•mol-1•K-1.试判断该反应在常温时不能(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能源危机当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开源节流”的是ACD(填序号).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石墨(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H=-393.5kJ?mol-1
②12g石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252.0 kJ.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1、497kJ•mol-1.N2(g)+O2(g)═2NO(g)△H=+180.0kJ•mol-1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631.5kJ•mol-1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的热化学方程式:2NO(g)+2CO(g)═N2(g)+2CO2(g)△H=-746.0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测得其中N2(g)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①从开始反应到t1时刻,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0.5}{{t}_{1}}$mol/(L•min).
②达到平衡时,氨气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是60%.
③在t3时刻,对于可逆反应所达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
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B.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2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中△H2=△H1+△H3
B.图②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C.图③表示醋酸溶液滴定 NaOH 和氨水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
D.图④可表示由CO(g)生成CO2(g)的过程中要放出566kJ 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B、C、D、E、F、G、L、I九种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A与E、B与G、D与L分别为同一主族,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F的质子数比D多5,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F的2倍,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八种元素中非金属所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填化学式)SiH4,E、F、L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S2->Na+>Al3+
(2)由L、I两元素可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化合物X,化合物X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X的电子式为.固体化合物E2D2投入到化合物E2L的水溶液中,只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的,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2H2O+S2-=S↓+2Na++4OH-
(3)在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LD2气体和1mol D2气体,一定温度下反应后生成LD3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D2的浓度为0.02mol•L-1,则平衡时LD2的转化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