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序号,多填扣分)

A.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加入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鉴别乙烷与乙烯.

C.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利用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出羊毛和棉花织品.

(2)请将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方法).

a、蒸馏

b、裂解

c、过滤

d、裂化

e、干馏

f、分馏

g、电解

h、皂化

①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

②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

③从海水得到的无水MgCl2中制取金属镁;

④用油脂制取肥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现有一套电化学装置,如下图所示,E 为沾有 Na2SO4溶液的滤纸,并加入几滴酚酞。A、B分别为Pt片,压在滤纸两端,R、S为电源的电极。M、N是用多微孔的 Ni 制成的电极材料,它在碱性溶液中可以视为惰性电极。G为电流计,K为开关。C、D和电解池中都充满浓KOH溶液。若在滤纸中央点上一滴紫色的 KMnO4溶液,断开K,接通外电源一段时间后,C、D中有气体产生。

(1)S为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A极附近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B 极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滤纸上的紫色点向______(填“A”或“B”)方移动。

(4)当 C、D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C、D中气体逐渐减少,D中的电极为________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O

C.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与溴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他们是 ( )

A.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B. 过渡区域的金属元素

C.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 稀有气体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解的过程

B.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所得的产物可以生产盐酸

C.铜在酸性环境中易发生析氢腐蚀

D.利用下面反应H2SO4(aq)+BaCl2(aq)=BaSO4(s)+2HCl(aq) ΔH<0,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机物 ① ②CH3CH2CH2OH ③CH≡CCH2OH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

A.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A2(g) + 3B2(g)==2C(g)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 =0.9mol/(L•s)

B.v(A2) =0.5mol/(L•s)

C.v(C) =0.62mol/(L•s)

D.v(B2) =90.0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

B.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x)

C.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是由于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