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其质量比为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有①44.8L CH4,②9.03×1023个NH3分子,③85g H2S三种气体,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1g CO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
(4)4.9g H2SO4含________个H2SO4分子,能和________mol NaOH完全反应。
【答案】7:11 ③①② mol-1 0.05NA(或3.01×1022) 0.1
【解析】
(1)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二者物质的量相等,结合m=nM计算二者质量比;
(2)根据n=V÷Vm计算甲烷物质的量,根据n=N÷NA计算氨气物质的量,根据n=m÷M计算H2S的物质的量;
(4)根据n=m÷M计算硫酸物质的量,根据N=nNA计算硫酸分子数目;由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硫酸的2倍;
(1)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故二者质量之比为28g/mol:44g/mol=7:11,
故答案为:7:11;
(2)44.8L CH4的物质的量为44.8L÷22.4L/mol=2mol,9.03×1023个NH3分子物质的量为9.03×1023÷6.02×1023mol1=1.5mol,85g H2S的物质的量为85g÷34g/mol=2.5mol,故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
(3)1 gCO2的物质的量为1g÷44g/mol=mol,1 mol CO2中含有3 mol原子,即3NA个,mol CO2中含有mol原子,即×NA=x,NA=mol-1;
故答案为:mol-1;
(4)4.9gH2SO4的物质的量为4.9g÷98g/mol=0.05mol,含有H2SO4分子数目为0.05mol×6.02×1023mol1=3.01×1022,由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n(NaOH)=2n(H2SO4)=0.05mol×2=0.1mol,
故答案为:0.05NA(或3.01×1022);0.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探究式课堂的教学由于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某班在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少量Na2O2固体的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下试管外壁,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木条复燃,管壁微热,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马上又褪色。
针对该实验过程,很多学生对反应原理及反应过程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何溶液变红色又褪色,其原因是什么?实验现象也不能给予正确的解释,为解决此疑问,我们组织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做了一些实验加以探究。
Ⅰ.探究反应的原理:①Na2O2溶于水电离出Na+和O22- ,O22- 与H2O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H2O2,②H2O2再分解释放出O2。
(1)请写出与该反应原理中的两个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Ⅱ. 探究褪色的原理
通过资料查阅后,溶液先变红是因为生成NaOH,之后再褪色是因为H2O2的作用(已知H2O2具有氧化性,酸性)。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猜想H2O2是如何使溶液褪色的,提出了两个假设。
(2)假设甲: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H2O2具有酸性,中和了NaOH使溶液褪色。
假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这两个假设到底哪一个正确的,同学们设计了一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以下实验证明假设乙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实验1 | 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 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30%水溶液 | ①______________ | 能使碱性溶液中变红色的酚酞褪色 |
实验2 | 在实验1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 ②______________ | 使红色褪去的原因是双氧水的氧化性 |
实验二:石棉网上面有一个棉花团(内含适量浅黄色固体粉末),点燃后,导出CO2气体吹向棉花团,发现棉花团剧烈燃烧。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棉花团剧烈燃烧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B>Be>Li
B.键角:BF3>CH4>H2O>NH3
C.CO2、HClO、HCHO分子中一定既有σ键又有π键
D.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形成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如图,其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与图中S8单质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纯氧化铁是现代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以下是用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软磁a-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溶时,常需将烧渣粉碎、并加入过量H2SO4,其目的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同时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B.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042-+16H+
C. 加入NH4HCO3生成FeCO3,检验FeCO3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放入试管,滴如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
D. 锻烧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所以用氯气代替空气也可得到高纯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反应 2X(g)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 4 组实验,Y、Z 起始浓度为 0,反应物X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
D. 在 0~10min 之间,实验③的平均速率 v(Y)=0.04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 B | C | D | |
实验 | 新制氯水滴入Na2S 溶液中 | 乙醇滴入K2Cr2O7酸性溶液中 | 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 草酸滴入KMnO4 酸性溶液中 |
现象 | 产生黄色浑浊 | 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 液体变为红褐色且澄清透明 | 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紫红色褪去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确定某NH4NO3和(NH4)2SO4混合物的组成,称取4份样品分别加入5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加热后氨气全部逸出)。加入的混合物的质量和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
实验序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NaOH溶液体积(mL) | 50.0 | 50.0 | 50.0 | 50.0 |
样品质量(g) | 3.44 | m | 17.2 | 21.5 |
NH3体积(L) | 1.12 | 2.24 | 5.60 | 5.60 |
试计算:
(1)m=________g;c(NaOH)=___________ mol·L-1
(2)样品中NH4NO3和(NH4)2SO4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B.Fe→FeCl3→Fe(OH)3→Fe2O3
C.Mg→MgCl2→Mg(OH)2→MgSO4D.Al→Al2O3→Al(OH)3→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是城市主要污染之一,治理的一种办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二氧化硫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B. 此方法的缺点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大大提高空气的酸度
C. 为减少城市污染应开发新能源
D. 汽车尾气中有两种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